新生儿肝炎综合征有什么症状呢?了解了新生儿肝炎综合征的症状,更加有利于新生儿的治疗,下面,我们一起去看看新生儿肝炎综合征有哪些症状吧!
1、黄疸:为新生儿肝炎最突出的表现,大部分患儿因黄疸就诊。新生儿肝炎起病常缓慢而隐匿,多数患儿出生后第1周即出现新生儿黄疸,并持续2周以上时间,或生理黄疸消退后而又再度出现黄疸。大部分患儿治疗1个月后黄疸消退。
2、肝脾肿大:肝脾均可触及,肝脏一般为中度肿大。肝脏增大,触诊光滑,边缘稍钝,脾脏增大不显著。轻症经一般处理后,就逐步好转,大便首先变黄,皮肤及巩膜黄疸逐渐消退,肝脏缩小到正常范围,生长及发育亦良好,整个病程4~6周。
3、大便:出生时大便颜色正常,以后渐转为淡黄色或灰白色大便,往往不是持续性,有时有少许淡黄色或绿色大便。
4、尿:结合胆红素可以从小便中排出,大部分患儿有浓茶样小便,可染黄尿布。
5、其他:常伴随少许呕吐、厌食、体重不增等。
部分病儿因疾病发展缓慢,一般又无发热、厌食、呕吐等,且黄疸及大便色泽变淡亦未引起家长注意,直到满月或更晚才被发觉,以后逐渐发展为重型,也有一开始就表现严重症状者,重症者黄疸日趋严重,大便呈陶土色,肝脏增大(可达肋下5~7cm),质偏硬,脾脏亦增(可达肋下6~7cm),腹壁静脉怒张,腹水征,会阴及下肢水肿,可发展到肝性脑病等;或发生大出血、脓毒症等并发症而死亡。
等到疾病发生后再进行治疗,不如在疾病发生之前就开始预防疾病的发生,让宝宝免受疾病带来的痛苦,不过大家知道如何预防新生儿肝炎综合征吗?下面起跑线百科就来告诉大家如何预防新生儿肝炎综合征吧!
本病多由母亲妊娠时宫内感染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单纯皰疹病毒,弓形体等引起,由母亲直接传播给胎儿,母亲可不发病,母亲患乙型肝炎及有宫内感染史者,新生儿发病率高,本病预防关键是母孕期避免各种疾病感染及患肝炎,可使本病发病率下降,预后较佳,60%~70%可治愈,转为肝硬化或死亡者较少,本病治疗疗效未令人满意,部分病人有向慢性肝炎,肝硬化发展的趋向,故及应早诊断,治疗。
目前使用的有血源疫苗与基因疫苗,经应用比较,认为基因疫苗比血源疫苗更佳,用量小,安全性高(避免受到血源携带的其他极微量或未知微生物感染),采用的方法是对HBsAg阳性和HBeAg阳性的产母所生的婴儿按0,1,6程序(出生24h内,1个月,6个月)各接种1次疫苗,12个月时随访,测保护性抗体(HBs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