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疸是新生儿中一种很常见的疾病,临床上有60%的足月产宝宝在出生后一周内会出现黄疸,80%的早产儿会在出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一般情况下,大多数的小儿黄疸都不需要进行治疗,如果情况比较严重需要治疗的,那么小儿黄疸治疗主要方法有以下几种。
小儿黄疸治疗一:光照疗法
光照治疗是一种通过荧光灯照射治疗小儿高胆红素血症的辅助疗法。光照治疗中紫外光能把胆红素转变成一种更容易通过宝宝的尿液排出体外的东西。
小儿黄疸治疗二、换血疗法
如果小儿黄疸比较严重或经过光照疗法后胆红素水平仍持续升高的,宝宝就需要进行换血疗法。换血疗法能有效地降低胆红素,换出已致敏的红细胞和减轻贫血,但需要注意的是,换血疗法在治疗小儿黄疸的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一些不良反应,所以该操作需要专业医师严格掌控。
小儿黄疸治疗三、药物治疗
小儿黄疸可以通过药物进行治疗,临床常用的是肝酶诱导剂,静脉使用免疫球蛋白等。中药治疗可用菌陈蒿汤口服。
小儿黄疸治疗四、其他疗法
小儿黄疸治疗还可以采取其他措施来帮助宝宝减退黄疸症状。如,确保宝宝能够吃到足够多的母乳或配方奶,这样就能多排便。
起跑线百科温馨提示:对于宝宝适合用哪种方法治疗小儿黄疸更好,这就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并在医师的指导下进行。如果对宝宝的小儿黄疸有任何疑问,一定要请教医生,以确保选择了正确的治疗方法应对小儿黄疸症状。
小儿黄疸是怎么回事?这就要从小儿黄疸的生理性原因和病理性原因两方面讲起。一般情况下,前者是不需要做特殊处理或治疗,而后者则需要及时进行治疗。
小儿黄疸生理性原因:
这是因为一方面胎儿还在妈妈宫内的时候,宫内环境低氧导致血液中的红细胞生成过多,加上这类红细胞大多事不成熟、易被破坏的,所以胎儿出生后造成胆红素生成过多,约为成人的两倍。另一方面,由于新生小儿肝脏功能不成熟,这让胆红素代谢受到限制,造成新生小儿在一段时间出现黄疸现象。
一般来说,生理性黄疸在出生后第2-3天出现,皮肤呈浅黄色,眼球偏黄;第4-5天最黄,2-3周自然消退。
小儿黄疸病理性原因:
病理性黄疸是由于疾病所引起的,常见的是母乳性黄疸和溶血性黄疸。
母乳性黄疸顾名思义就是因吃母乳而发生,这是由于母乳中含有孕二醇激素,可以抑制新生儿肝脏中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活力,使血液中的胆红素不能及时进行代谢和排泄,浓度增加,出现新生小儿皮肤和巩膜的黄染。
溶血性黄疸最常见原因是ABO溶血,它是因为母亲与胎儿的血型不合引起的,以母亲血型为O、胎儿血型为A或B最多见,且造成的黄疸较重;其他如母亲血型为A、胎儿血型为B或AB;母亲血型为B、胎儿血型为A或AB较少见,且造成的黄疸较轻。
另外,小儿黄疸病理性情况还包括了感染性黄疸,这种情况发生的原因主要是由风疹病毒、EB病毒、弓形体等等病原体感染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