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 备孕 怀孕 新生儿 0-1岁 1-3岁 3-6岁

当前位置:起跑线 » 育儿知识 » 新生儿 » 新生儿疾病 » 新生儿呕吐便血护理方法 合理搭配膳食

新生儿呕吐便血护理方法 合理搭配膳食

时间:2016-09-02 11:37 作者:小鑫 点击:
导读:新生儿吐血是新生儿消化道出血常见的症状,临床表现为呕血、便血或两者并存。上消化道出血时以呕吐为主,下消化道出血时以便血为主,出血量多时也可表现呕血。常需紧急处理,如延误诊疗常可导致死亡。那么,当新生儿呕吐便血时需做什么检查呢?新生儿呕吐便血护理方法有

  新生儿吐血是新生儿消化道出血常见的症状,临床表现为呕血、便血或两者并存。上消化道出血时以呕吐为主,下消化道出血时以便血为主,出血量多时也可表现呕血。常需紧急处理,如延误诊疗常可导致死亡。那么,当新生儿呕吐便血时需做什么检查呢?新生儿呕吐便血护理方法有哪些?下面,就让育儿小编为您讲解下。

新生儿呕吐便血护理方法

图片来源于华盖

◆新生儿吐血便血所做检查

  在详细询问病史,做包括肛查在内的全面体格检查以及一些常规辅助检查的基础上,遵循诊断疾病的定位与定性原则,迅速做出以下判断,必要时应采取特殊的检查方法,以确定出血部位及性质。

  (1)排除假性呕血和(或)便血:包括咽母体的血液和新生儿自身胃肠道外的血液。Apt试验有助于此鉴别诊断。

  (2)排除全身性出、凝血障碍疾病:在输血(或血浆)、注射维生素K等抗凝剂前检查出、入凝血像至关重要。最主要是能对新生儿出血症做出早期诊断和治疗。

  (3)对出血进行初步定位:定出是十二指肠提肌以上的消化道出血,抑或以下的消化道出血。主要根据血便之性状来判断,黑便者往往是上消化道出血;呕血带胆计时往往为下消化道出血,但出血部位往往在下消化道的上段;洗胃后胃抽取液带有鲜血时则为胃以上消化道出血,但应排除因胃管对粘膜的操作性损伤。此外,还应参照失血量与呕血和(或)便血性状间的相互关系来分析。下消化道出血需立即排除肛门、直肠或乙状结肠的出血。

新生儿呕吐便血护理方法

图片来源于华盖

  (4)特殊检查:指非手术探查。近10年来,国外在此方面有了很大进展。

  a.内镜

  b.X线检查

  c.放射性核素扫描:是一种有效而准确的检查方法,对亚急性或间歇性出血者最有价值。假阳性达15%,而假阴性达25%。可检出异位胃粘膜。

  d.血管造影术:用于1.5~2.0ml/min以上的出血病例检查。对出血量大不能手术的病例,可试用栓塞法止血。但因有上述一系列更先进无损伤的检查方法,故目前此方法已很少用。

新生儿呕吐便血护理方法

图片来源于华盖

◆新生儿呕吐便血护理方法

  为了预防新生儿自然出血,可在产前由孕妇口服维生素K;难产、早产或有消化道畸形的新生儿,产后要注射维生素K。积极治疗感染性疾病,积极防治DIC、应激性溃疡、急性胃肠炎等的发生。

  饮食宜清淡为主,注意卫生,合理搭配膳食。

  在宝宝急性出血时,应随时监测生命体征如血压、心率及末梢循环。消化道假性出血,如因吞入分娩时产道的血液或吮吸皲裂的乳头引起,大多无须处理,宝宝并无大碍。

  当新生儿咽下口、鼻咽腔的血液而吐血时,应及时送往医院仔细检查,并采取治疗。

  消化道真性出血要给宝宝禁食,暂停喂奶。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