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 备孕 怀孕 新生儿 0-1岁 1-3岁 3-6岁

当前位置:起跑线 » 育儿知识 » 新生儿 » 新生儿疾病 » 新生儿颅内出血的原因 颅内出血四种类四原因

新生儿颅内出血的原因 颅内出血四种类四原因

时间:2016-02-16 09:45 作者:小依 点击:
导读:新生儿颅内出血是新生儿常见的疾病之一,大多数由生产过程中的产伤以及缺氧等原因引起,是目前造成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新生儿颅内出血是新生儿常见的疾病之一,大多数由生产过程中的产伤以及缺氧等原因引起,是目前造成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新生儿颅内出血的原因是什么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新生儿颅内出血的原因 颅内出血四种类四原因

  ★ 新生儿脑出血的四种类型

  一、硬脑膜下出血

  多为产伤所致。一般在出生24h后出现惊厥、偏瘫和斜视等神经系统症状。出血轻者可无症状,至数月后发生硬脑膜下积液,严重者可在出生后数小时内死亡。以大脑镰撕裂和小脑天幕撕裂两种类型最常见。

  二、脑实质出血

  出血多为小静脉栓塞后使毛细血管压力增高而导致破裂出血。如出血部位在脑干,则早期可发生瞳孔变化、呼吸不规则和心动过缓等,前囟张力可不高。主要后遗症为脑瘫、癫痫和精神发育迟缓。下肢运动障碍较为多见。

  三、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

  往往因缺氧引起,多见于胎龄小于32周、体重<1500g的早产儿。大多在生后72h内发病,常表现为不吃、体温不升、呼吸暂停、嗜睡、肌张力低下和拥抱反射消失等抑制症状,也有表现烦躁、脑性尖叫、肌震颤和凝视等。呼吸节律不齐或呼吸暂停是病情严重时最常见症状。

  四、蛛网膜下腔出血

  大多有产伤史。典型症状是生后第2天发作惊厥,发作间歇情况良好,大多数预后良好,个别病例可因粘连而出现脑积水后遗症。少量出血者无症状。大量出血者,常于短期内死亡。

新生儿颅内出血的原因 颅内出血四种类四原因

  ★ 新生儿颅内出血的原因

  造成新生儿颅内出血的原因有很多,笼统来说是是产程挤压和窒息导致的,具体来说,造成新生儿颅内出血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1.早产

  一切在产前、产程中和产后可以引起胎儿或新生儿缺氧、缺血的因素都可导致颅内出血,早产儿多见。在脑室周围的室管膜下及小脑软脑膜下的颗粒层均存留胚胎生发层基质(germinal matrix,GM)。GM的血液供应源于大脑前动脉及中动脉,其管壁是由仅含内皮细胞的毛细血管网组成,缺乏胶原和弹力纤维的支撑。GM的内皮细胞富含线粒体,耗氧量大,对缺氧及酸中毒极其敏感,易发生坏死,崩解而出血。此外,基质区域静脉系统通过“U”字形回路汇于大脑Galen静脉,这种特殊的走行,易因血流动力学的变化,而发生血流缓慢或停滞,致使毛细血管床压力增加而破裂出血。因此,早产儿所特有的脑室管膜下胚胎生发层基质的解剖学结构的特点,是早产儿好发脑室内出血的主要原因。32周以后GM逐渐退化,至足月时基本消失,故足月儿脑室内出血较少见。

  2.血流动力学异常

  缺氧、酸中毒等均可损害脑血流的自主调节功能,使其变为“压力被动性脑循环”,此时压力的波动可直接作用于末端毛细血管,使其破裂而出血。低血氧和高碳酸血症可使脑血管扩张,静脉淤滞,压力增高而引起栓塞和出血。此外,当新生儿存在动脉导管未闭、先天性心脏病、气胸、严重酸中毒、抽搐等情况时,或者在治疗过程中快速扩容、吸痰、机械通气时PIP或PEEP过高、出现人机对抗等各种原因,均可引起血压大幅度波动而造成毛细血管破裂而导致出血。

  3.外伤

  主要为产伤所致。如胎位小正、胎儿过大、产程过短或过长以及使用高位产钳、胎头吸引器等,可导致天幕、大脑镰撕裂和脑表浅静脉破裂而引起硬膜下出血。此外,使用面罩加压给氧、头皮静脉穿刺、气管插管等操作时使头部过分受压,也可导致颅内出血的发生。

  4.其他

  新生儿患有凝血机制障碍或血小板减少性疾病;母孕期服用苯妥英钠、苯巴比妥、利福平等药物;脑血管发育畸形;不适当地输入高渗溶液(如碳酸氧钠、葡萄糖酸钙、甘露醉等)等均可导致血管破裂而发生出血。

关键字:颅内出血

内容导航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