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 备孕 怀孕 新生儿 0-1岁 1-3岁 3-6岁

当前位置:起跑线 » 育儿知识 » 新生儿 » 新生儿护理 » 婴儿流涎应内外同治

婴儿流涎应内外同治

时间:2016-02-27 15:10 作者:起跑线小编 点击:
导读:随着宝宝的到来,整个家都沉浸在喜庆当中。新爸爸和新妈妈也在学习该如何护理宝宝,下面让我们来学习一下婴儿流涎的护理方法吧!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什么是婴儿流涎?

   婴儿流涎又被称为“淌口水”,中医称之为“滞颐”。正常的流口水被称为生理性流涎。婴儿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唾液腺尚不完善,加上不会调节口腔内的液体,流口水是很正常的现象。随着乳牙的出齐和月龄的增长,口腔深度增加,唾液的分泌量也会逐渐转为正常。这时,流涎也会自然停止。

   病理性流涎是指婴儿不正常的流口水。成人都会因宝宝好玩而去捏压其脸颊部,可导致腺体机械性损伤。腮腺有损伤的小儿,唾液的分泌量大大超过正常儿。若婴儿患有口腔疾病,如口腔炎、黏膜充血或溃烂,或舌尖部、颊部、唇部溃疡等,也可导致流口水。婴儿流口水,常常打湿衣襟,易引起感冒和并发其他疾病。

   (一)内治疗法

   1.良附丸,每次3克,每日3次口服。或理中丸,每次3克,每日3次口服。或参芪口服液,每次1支,每日2次口服。或香砂六君子丸,每次3克,每日3次口服。治法:温补脾阳。用于婴儿脾脏虚寒之流涎,表现为口水多而清澈,色白不稠,大便不实,小便清长。

   2.黄连胶囊,每次2粒,每日2次口服。或鱼腥草片,每次4片,每日3次口服。或蒲公英片,每次4片,每日3次口服。或甘露消毒丹,每次3克,每日2次口服。清泻脾热。用于脾经蕴热之流涎,表现为口水多而稠黏,浸湿胸前,进食时更多,伴有面色潮红,大便偏干,小便短少。
关键字:流涎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