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 备孕 怀孕 新生儿 0-1岁 1-3岁 3-6岁

当前位置:起跑线 » 育儿知识 » 新生儿 » 新生儿护理 »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症状,引起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原因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症状,引起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原因

时间:2020-05-30 13:33 作者:起跑线小编 点击:
导读: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症状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如果在孩子出生4周至6周时发现是治疗此病的最佳时机,治疗后孩子的眼睛与常人无异,但可供治疗只有两周时间所以又被称为“时间窗”,如果过了这个时间段只有10%的治疗可能,“时间窗”一旦关上孩子就坠入永远的黑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症状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症状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如果在孩子出生4周至6周时发现是治疗此病的最佳时机,治疗后孩子的眼睛与常人无异,但可供治疗只有两周时间所以又被称为“时间窗”,如果过了这个时间段只有10%的治疗可能,“时间窗”一旦关上孩子就坠入永远的黑暗。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下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症状有哪些吧。

1、血管改变阶段:为本病病程早期所见,动静脉均有迂曲扩张,静脉管径有时比正常的管径大于3~4倍且视网膜周边部血管末梢可见如毛刷状的毛细血管。

2、视网膜病变阶段:病变进一步发展,玻璃体出现混浊,眼底较前朦胧,视网膜新生血管增多,大多位于赤道部附近也可见于赤道部之前或后极部,该区域视网膜明显隆起,其表面有血管爬行,常伴有大小不等的视网膜出血。

3、早期增生阶段:上述局限性视网膜隆起处出现增生的血管条索并向玻璃体内发展治疗,引起眼底周边部(大多数)或后极部(少数)视网膜小范围脱离。

4、中度增生阶段:脱离范围扩大至视网膜一半以上。

5、极度增生阶段:视网膜全脱离。有时还可见到玻璃腔内大量积血。

引起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原因

引起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原因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是未成熟或低体重出生婴儿的增殖性视网膜病变,发病轻者会遗留发病痕迹不影响视力,严重者双眼均为不可逆的增殖性病变直至完全失明。视网膜病变率在早产儿中约为15~30%,几乎所有患者均为早产低体重婴儿。那么引起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原因有哪些呢?

1、一般均有出生后在温箱内过度吸氧史,吸氧时间越长发病率也越高,无吸氧史者亦可因胎儿血红蛋白氧饱和度的急激上升、胎儿氧分压转入新生儿氧分压时的急激发换等导致本病。此外,母体贫血及多胎儿等也是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原因之一。

2、胎儿早期视网膜发育玻璃体动脉与脉络膜供给营养,胚胎100mm时玻璃体血管穿过视盘同时有小分支自视盘伸周边视网膜。初时仅见于神经纤维层,晚期始达深层,正常胎儿在6~7个月时血管增生显著,早产儿视网膜尚未发育完整以周边部最不成熟。

3、处于高氧环境下视网膜血管收缩、阻塞,使局部缺血、缺氧、诱发视网膜血管异常增生,从而引起渗出、出血、机化等一系列改变。异常增生的视网膜血管穿过内界膜向视网膜表面发展并伸入玻璃体内,由于渗出玻璃体内血管机化,在晶体后形成结缔组织膜亦可引起视网膜脱离。

关键字:

内容导航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