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 备孕 怀孕 新生儿 0-1岁 1-3岁 3-6岁

当前位置:起跑线 » 育儿知识 » 新生儿 » 新生儿护理 » 早产儿黄疸怎么办,早产儿黄疸指数

早产儿黄疸怎么办,早产儿黄疸指数

时间:2020-05-30 13:33 作者:起跑线小编 点击:
导读:早产儿黄疸怎么办【导读】早产儿出现黄疸的机率会比足月儿大,同时也要比足月儿的黄疸要严重,一般会有较高的胆红素值,黄疸也比较不容易褪,爸妈可以给宝宝喝些白糖水,同时要去正规医院检查,进行治疗。早产儿黄疸怎么办早产儿黄疸分病理性黄疸和生理性黄疸

早产儿黄疸怎么办

【导读】早产儿出现黄疸的机率会比足月儿大,同时也要比足月儿的黄疸要严重,一般会有较高的胆红素值,黄疸也比较不容易褪,爸妈可以给宝宝喝些白糖水,同时要去正规医院检查,进行治疗。 早产儿黄疸怎么办

早产儿黄疸分病理性黄疸和生理性黄疸,生理性黄疸一般在3天后开始,10天到15天结束,早产儿可能迁延1个月。

如果孩子在出生后24小时内就出现黄疸或黄疸发展过快,持续时间较长,甚至伴有贫血、体温不正常、吃奶不好、呕吐、大小便颜色异常。有的是黄疸已经消退或减轻后又重新出现和加重,多属病理性黄疸。病理性黄疸常见的原因是早产儿溶血病、早产儿感染、胆道畸形和早产儿肝炎等。

生理性黄疸可以让宝宝喝点白糖水,或用梨煮水喝还可以让他晒晒早上的太阳。病理性黄疸医生会让宝宝照蓝光。

发生黄疸时爸妈不要太着急,要冷静对待宝宝的病情。如果无法判断可以去正规的医院让医生给出诊断。

早产儿黄疸的症状

早产儿黄疸分为两种性质,一种是生理性黄疸,另一种是病理性黄疸。只要宝宝身体状况好,吃得好且睡的香,没有其他什么不良症状就属生理性黄疸,宝宝的生理性黄疸属于早产儿的正常生理现象,妈妈不用担心,黄疸会慢慢减退。若宝宝黄疸症状出现的非常早,而且宝宝的黄疸症状逐渐严重,则就可能是病理性黄疸,病理性黄疸若是不及时治疗转变成核黄疸就会严重影响早产儿的智力发育,所以要引起妈妈的注意。如何判断早产儿黄疸的性质就要了解不同性质的早产儿黄疸症状有哪些!

早产儿出生后皮肤发黄的症状叫做早产儿黄疸。黄疸在早产儿中的出现的几率高达20%,尤其是早产儿,出现黄疸症状的几率高达80%。凭借黄疸症状可以进行辨别,若为生理性黄疸则为正常现象,若为病理性黄疸则为早产儿疾病,所以爸爸妈妈对这两种情况要注意观察、区别。

如果早产儿生后一周之内出现皮肤有浅浅发黄,白眼珠微微带黄,尿黄但不染白色的尿布,一周之后皮肤发黄消失,则为正常生理现象,医学上叫“生理性黄疸”。多数早产儿均出现这种现象。生理性黄疸多于生后2~3天出现,4~5天为高峰,7~10天自然消退。早产儿约80%可出现生理性黄疸,于生后3~5天出现,程度较足月儿重,可延长到2~4周方消退。这不是病,不需要治疗。

如果早产儿皮肤呈金黄色,甚至桔黄色,或黄疸遍及全身,手心、足底也有较明显的黄染。皮肤发黄较重的地方用手指按压皮肤2秒钟,手指离开后,在手指按压的地方皮肤呈桔黄色,则宝宝得的是病理性黄疸。出现病理性黄疸时早产儿伴有体温不正常、食欲不佳、呕吐,或精神差、嗜睡、两眼呆滞、吸奶无力、不吃奶甚至出现呻吟、尖声哭叫等,还伴有贫血或大便颜色变淡或呈白色、尿液呈深黄色。并且黄疸现象在生后2周仍不消退,或者消退后又重新出现,患有病理性黄疸的宝宝应及时接受医生的检查和治疗。

早产儿黄疸的原因

对于早产儿而言,黄疸问题较足月儿严重许多,原因如下:

1、早产儿一般会有较高的胆红素值(可能和肝脏发育较不成熟有关)。

2、早产儿的黄疸较不易消退(常延至10多天后才消退)。

3、造成早产的原因也常是造成早产儿黄疸的原因(如胎儿的先天性感染)。

4、早产儿常发生早产儿窒息、败血症、呼吸窘迫症、颅内出血等合并症,这些情况将使黄疸加剧。

5、早产儿的高胆红素较易造成核黄疸。

早产儿黄疸多久能退

早产儿黄疸,如果是“生理性黄疸”,正常情况下,在宝宝出生后2~3天內出现,4~5天达到高峰,一般在两周(15天左右)内自然消退。所以说,早产儿患的是生理性黄疸,家长就无需那么着急,平时注意做好护理,帮助宝宝度过“黄疸期”。

宝宝产生早产儿黄疸的原因不一样,早产儿黄疸在不同的宝宝身上有不同程度的表现。

早产儿之所以会出现黄疸,是因为在他的血液中,有一种叫胆红素的的色素含量过高。正常人的血液中都含有胆红素,但这些胆红素通常会由肝脏从血液中清除掉,然后经大便排出体外。宝宝出生前是妈妈的肝脏替他清理他的胆红素,宝宝出生后,他的肝脏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正常运行。所以,宝宝血液中的色素就会积累下来,从而导致皮肤上出现这种黄色,也就是“早产儿黄疸”。

也有少许的例外,早产宝宝的早产儿黄疸一般会在出生后5~7天时达到高峰,可能需要长达2个月时间才慢慢消退。最初宝宝的脸开始泛黄上,接着会到他的脖子、胸部,再向下扩展。有些特殊的早产儿黄疸病例里,黄色会一直蔓延到宝宝的脚趾头。对于早产宝宝来说,这些症状都是可能出现的正常情况。

早产儿黄疸正常值

医学上取生理性黄疸的值作为早产儿黄疸正常值。

足月早产儿黄疸正常值是12.9mg/dl(毫克/100毫升),就是代表100毫升的血液中的胆红素水平低于12毫克为正常。早产儿的黄疸正常值为胆红素低于15mg/dl(毫克/100毫升)。

早产儿黄疸指数

【导读】早产儿黄恒指数是婴儿的晴雨表,它可以准确的判断出婴儿的身体健康状况,早产儿出现黄恒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妈妈们不必过度担心。一般而言,早产儿的黄疸正常值15毫克/100毫升血液,也就是100毫升的血液中的胆红素水平低于15毫克,如果早产儿在4周内消退或者黄疸退而复现就表示早产儿黄疸不健康可能患了病理性黄疸,妈妈们应该引起重视。 早产儿黄疸指数是什么

早产儿黄恒指数是指于早产儿体内的血清中胆红素上升而导致的皮肤、黏膜等组织变成黄色的一种疾病数值。早产儿与足月宝宝的黄恒指数是不一样的,早产儿的黄疸正常值15毫克/100毫升血液,也就是100毫升的血液中的胆红素水平低于15毫克。足月新生儿黄疸正常值是12.9毫克/100毫升,也就是100毫升的血液中的胆红素水平低于12.9毫克。如果发现身体躯干部份在黄疸时黄疸指数大约七至八左右,如果膝盖以下的皮肤也出现黄疸时指数就会超过十二至十五,这时妈妈们就要高度重视了。

正常足月产的小宝宝,黄疽在2—4天内出现,平均在4—5天到达高峰在一周到两周之内会消失,早产儿的黄疸持续会较久而且黄恒指数会偏高一点。黄疸的颜色不能太深(黄疸的深浅可以请教医师或由验血决定),胆色素的数值平均十一到十二毫克左右,早产儿黄疸指数如果太高就要考虑到是否是病理性黄疸。

早产儿黄疸指数正常值是多少

新生儿黄疸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百分之六十的足月新生儿和百分之八十的早产儿在出生后1个星期内会出现皮肤发黄的现象。新生儿黄疸又可以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医学上把生理性黄疸的值作为新生儿黄疸正常值,那么早产儿黄疸指数正常值是多少呢?

早产儿与足月出生宝宝的黄疸正常值有所不同,通常早产儿的黄疸正常值15毫克/100毫升血液,也就是100毫升的血液中的胆红素水平低于15毫克。足月新生儿黄疸正常值是12.9毫克/100毫升,也就是100毫升的血液中的胆红素水平低于12.9毫克。当宝宝的黄疸值超过12.9mg/dl或新生儿黄疸指数上升过快时(每日上升超过5mh/dl),或黄疸持续时间超过足月儿在14天内消退,早产儿在4周内消退或者黄疸退而复现就表示早产儿黄疸不健康可能患了病理性黄疸,妈妈们应该引起重视。

早产儿黄疸指数偏高怎么办

早产儿黄恒指数其实就是指由于早产儿体内的血清中胆红素上升而导致的皮肤、黏膜等组织变成黄色的一种疾病数值,在常见疾病当中,黄疸是一高发率的疾病,特别是对于新生儿和早产儿,但是对于黄疸真正了解和熟知的人还是占少数。如果早产儿黄疸指数偏高怎么办呢?

1、光照疗法:这是降低血清未结合胆红素简单而有效的方法,将新生儿卧于光疗箱中,双眼用黑色眼罩保护以免损伤视网膜,会阴、肛门部用尿布遮盖,其余均裸露,用单面光或双面光照射持续24--48小时(一般不超过4天),胆红素下降到7毫克/分升以下即可停止治疗。  

2、换血疗法:换血能有效地降低胆红素,换出已致敏的红细胞和减轻贫血,但换血需要一定的条件亦可产生一些不良反应,故应严格掌握指征。

3、药物疗法:供应白蛋白,纠正代谢性酸中毒,肝酶诱导剂(如苯巴比妥),静脉使用免疫球蛋白。

引起早产儿黄疸指数偏高的原因

早产儿黄疸是由于婴儿胆红素的代谢引起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而出现于皮肤的一种现象,新生儿生理性黄疸可能出现在50%-60%的足月婴儿身上和80%的早产儿身上,不过这种情况在足月婴儿身上发生的现象是2-3天会出现,4-5天达到高峰期,5-7天逐渐消退,2周内完全消退。而在早产儿升上发生的时间就可能会长一些了,最后消退时间可能是3-4周。有些早产儿会出现黄恒指数偏高的现象,那么引起早产儿黄疸指数偏高的原因有哪些呢?

1、生理性黄疸:足月儿的生理性黄疸是在第2~3天开始,这时皮肤呈浅黄色,巩膜(白眼珠)以蓝为主微带黄色,尿稍黄但不染尿布,第4~5天最黄,足月儿在第10~14天消退,检查肝功能正常、血清未结合胆红素增加。早产儿的生理性黄疸会出现得较早、指数偏高,也持续较久,可延迟至3~4周消退。

2、母乳性黄疸:因吃母乳早产儿发生黄疸称为母乳性黄疸,由于母乳中含有孕二醇激素,它可以抑制新生儿肝脏中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活力致使血液中的胆红素不能及时进行代谢和排泄,血液中的胆红素浓度增加导致出现早产儿皮肤和巩膜的黄染,也是引起早产儿黄疸指数偏高的原因之一。

3、溶血性黄疸:溶血性黄疸最常见原因是ABO溶血,它是因为母亲与胎儿的血型不合引起的,以母亲血型为O、胎儿血型为A或B最多见且造成的黄疸较重,往往会引起早产儿黄疸指数偏高。

如何预防早产儿黄疸

黄恒可谓是婴儿身体健康的晴雨表,特别是早产儿更需要得到爸爸妈妈的更多照顾,虽说早产儿出现黄疸属正常现象,但是早产儿黄疸指数如果太高就要考虑到是否是病理性黄疸。如果早产儿出现黄恒了爸爸妈妈难免会担惊受怕,那么如何预防早产儿黄恒呢?

1、妇女如曾生过有胎黄的婴儿再妊娠时应作预防,按时服用中药。

2、早产儿出生之后应密切观察心率、心音、贫血程度及肝脏大小变化,早期预防和治疗心力衰竭。还要密切观察其巩膜黄疸情况,发现黄疸应尽早治疗并观察黄疸色泽变化以了解黄疸的进退。

3、早产儿如需进行换血疗法时应及时做好病室空气消毒,备齐血及各种药品、物品,严格操作规程。另外,大人应该要注意保护婴儿皮肤、脐部及臀部清洁,防止破损感染。

4、注意观察胎黄早产儿的全身症候,有无精神萎靡、嗜睡、吮乳困难、惊惕不安、两目斜视、四肢强直或抽搐等症状,以便对重症患儿及早发现及时处理。

5、胎黄常因孕母遭受湿热侵袭而累及胎儿致使早产儿出生后出现胎黄,故妊娠期间孕母应注意饮食有节,不过食生冷,不过饥过饱,并忌酒和辛热之品以防损伤脾胃。

关键字:

内容导航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