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 备孕 怀孕 新生儿 0-1岁 1-3岁 3-6岁

当前位置:起跑线 » 新闻 » 热点事件 » 少年深陷手机游戏 仅3天花掉父亲近半年收入(2)

少年深陷手机游戏 仅3天花掉父亲近半年收入(2)

时间:2016-12-31 15:46 作者:小波 点击:
导读: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在手机上聊天、玩游戏、看视频,已经成为不少孩子生活中的一部分。然而,孩子们玩手机时缺乏自控能力,乱玩乱按,一不小心就把家长的辛苦钱给花掉了,而忙于工作的家长却毫不知情。浏阳市澄潭江镇的老王靠打零工攒了一些钱,谁料,短短三天他银行账户就少了3万多元。昨日,老王告诉记者说:“我儿子玩手机游戏,把这些钱充值了,真是气人。”

  3、邻村男孩6天花1.3万元

  客服认为责任在于家长

  老王的遭遇并非个例。今年8月中旬,相邻的大圣村一个小男孩玩手机游戏,仅6天就花了父母13000多元积蓄。

  大圣村的王女士在浏阳市城区做生意,好不容易存了13077多元。然而短短6天时间,这些钱就只剩下7元钱了。她到银行去查,发现这笔钱以不同数额分55次被划走,扣款从8月6日开始,单笔最低30元,最多时转了648元。交易方户名有7个为“支付宝”,转走了700多元,其余48个均为“财付通”,转走了12000多元。而此事的始作俑者竟是自己8岁半的儿子翔翔(化名)。翔翔以玩游戏为名,拿走爸爸的手机并用妈妈的积蓄偷偷给游戏充值。

  记者电话联系了某游戏公司。一位客服人员告诉记者,此事主要是孩子监护人的责任,消费的钱无法退还,“我们没法判断下载游戏的是成年人还是未成年人。其次,通过支付宝购买是需要输入支付密码的,孩子肯定是输入了正确的密码,才完成了消费。”

  派出所民警表示,这类事情都立不了案,毕竟游戏公司并未涉嫌诈骗或偷盗。不过,因为孩子是未成年人,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建议家长搜集证据后,与游戏运营商协商退款。

  调查

  未成年上网人群已过亿

  周末一小时以上的超40%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最新调查统计显示,我国目前年龄低于10岁的网民超过1800万人,未成年上网人群已经过亿。一些孩子对手机和电脑的使用技巧甚至超过家长,成为名副其实的“互联网原住民”。

  统计发现,孩子们在每个周末使用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超过一小时的比例达到了43.66%。“有些家长图省事,或者因为自己没时间陪伴孩子,就给孩子一个电子产品去玩,导致孩子过早接触电子产品。还有一些家长本身就整天热衷于玩触屏电子产品,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中,孩子很容易效仿。”家住岳麓区麓山名园的陈先生说,他以前也常玩手机,导致9岁的儿子也迷上了手机,让他很烦恼。

  业内人士指出,孩子玩手机、电脑时,主要是看视频、玩游戏、听故事等,从四年级开始,很多学生因为使用电子设备出现了视力问题。《2016互联网不良信息对青少年的危害分析白皮书》统计显示,近80%的青少年在上网期间接触过不良信息,其中,诈骗、色情和暴力为青少年接触最多的不良信息类型。

关键字:手游,消费,未成年

内容导航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