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 备孕 怀孕 新生儿 0-1岁 1-3岁 3-6岁

当前位置:起跑线 » 新闻 » 热点事件 » 61.1%受访者曾替别人上过课 逃课替课现象严重(2)

61.1%受访者曾替别人上过课 逃课替课现象严重(2)

时间:2016-12-02 15:48 作者:小波 点击:
导读:近期,某高校逃课、替课“产业链”曝光,引发了公众对大学校园内逃课、替课现象的关注。

▎66.5%受访者建议学校加强制度管理

  逃课和替课的行为,更多发生在哪类课程中?调查显示,45.3%的受访者认为更多地发生在评分宽松的课程,43.5%的受访者认为是与专业核心技能培养无关的课程,33.6%的受访者表示是难度较低的课程,24.7%的受访者认为是难度大、较枯燥的课程,15.6%的受访者认为逃课与否与课程本身无关。

  段立觉得,要想让逃课和替课的行为“平安着陆”,对课程的选择非常关键。自己通常会选择任课老师管理不严的课程逃课。如果老师比较严格,段立会尽可能自己去上课,实在不行,也会找同学帮忙“替课”。

  在北京某高校任教的刘霄磊(化名),是一门通识选修课的老师。在许多同学眼中,他就是那种“不点名,给分高”的老师。“作为选修课,能选择来上这门课的同学绝大多数都是出于兴趣,我不希望因为严苛的考核测评而破坏了大家对这门课、甚至这个领域的喜爱”。

  但刘霄磊也坦言,“时间久了,会有人为了更轻易地逃课和拿高分,而选我这门课。”刘霄磊也一直在找一种尽可能双赢的方法。

  河北保定某高校大三学生李睿,大学期间几乎从没逃过课,但她也谈到,“遇到一些很枯燥的课,或是自己觉得没什么用的课,会不停地在下面玩手机。”

  “如果大家认为即使不上课也不会有什么损失,那就容易萌生逃课的想法。”李睿说。

  对逃课和替课现象,42.0%的受访者认为对校园学风影响恶劣,34.9%的受访者认为必须严厉惩戒,34.4%的受访者认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好,还有29.0%的受访者认为无需过多干涉, 16.7%的受访者认为无可厚非、情有可原。

  调查显示,为减少逃课和替课现象的发生,66.5%的受访者建议学校加强制度约束,62.2%的受访者期待教师努力提升课程吸引力,51.3%的受访者认为学生应从自身找原因,30.5%的受访者期待社会舆论和校园舆论的正确引导。

相关 · 新闻

▎高校有偿替课成产业链 月赚两千课程多为公共课

高校有偿替课成产业链 月赚两千课程多为公共课

▲网络配图

  “全天候替课,能够对付各种刁钻老师,每一大节20多元,质量保证不议价。”大学逃课屡见不鲜,但日前记者发现,随着“逃课市场”的壮大,在课堂上 替“雇主”喊一次“到”就可以轻松赚到几十元钱!由于一些高校采取学分制管理,学生的学业成绩,大多是终结性考核与日常性考评的分数累加,因而平时的课时 考勤直接关乎学生的学业成绩。正因如此,高校如今悄然兴起“替课族”。有偿替课现象悄然成风,而“替课”者大多都是学生。

  大学替课成产业链,起步价25元一节课

  有社会实践活动没法上课、有事儿来不及去上课、开大会不想去……只要提出上课要求,在QQ群里说一声,就有人主动替课完成学分。近日,新快报记者走访发现,广州多所高校大学生群体中,替课已形成比较成熟的产业链。

关键字:替课,逃课,高校

内容导航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