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尔求助的故事当然还没结束。对于很多献了爱心的人而言,他们更在关心爱心的保障机制:既然新闻能很快反转,爱心不能撤回吗?多余的钱怎么办?1分钱也是爱,赠与1元也是赠与。打赏者能否根据合同法中“受赠人不履行赠与合同约定的义务”,行使撤销权撤销打赏?微信平台能否根据《微信公众平台赞赏功能使用协议》认定罗尔“隐瞒真相以误导、欺骗他人”冻结账户?显然,新媒体时代的爱心,需要接力,更需要细致的规则和机制保障。
而问题出现之处,也正是改进可及之处。民政部门若能及时介入,把罗尔事件做成经典判例,无疑是对公众爱心、民间慈善“可持续发展”的保护;而社交平台的募捐规范、信息审核,同样可以以此为契机,建章立制、调整改善。
在公共生活中,涵养信心和信任;在法治生活中,完善规则与制度。唯有这样,才不会让公众的爱心,在一次次的“狼来了”中被消磨殆尽。
相关 · 新闻
▎深圳卫计委回应网传罗一笑治疗费用比例:清单数据不实
▲图片来源于网络
深圳白血病女童罗一笑事件在经历了社交网络病毒式传播、舆情反转后,仍在进一步发酵。11月30日午间,继公众质疑罗一笑父亲名下有3套房产、P2P公司借势营销等质疑外,一份据称是罗一笑治疗费用、医保报销比例清单也开始在网络上传播开来。
网传清单信息显示,罗一笑2010年12月开始参保,至今参保为71个月。截至2016年11月底,共住院两次,住院总费用合计为8万余元。其中目录内费用医保记账6万余元,占目录内支付比例为89.8%,占总费用支付比例为76.8%。
记者就网传清单信息向深圳市卫计委、深圳市人社局、深圳市儿童医院进行核实。深圳市卫计委、儿童医院均表示,清单中数据不实,医院正在查病情和费用,届时将及时向社会公布。
深圳市人社局则表示,由于涉及到患者病情,担心个人隐私问题,该部门将在咨询负责法律业务的科室后再考虑公布相关数据。
广东宝慧律师事务所律师蔺存宝对记者表示,个人救助对受助对象有要求,一般指受助对象是特定的,且经济困难,假如受助对象经济状况良好(甚至较为富裕),还来向社会求助的话,属于对慈善的乱用。同时,求助对象所披露的信息假如存在虚构或隐瞒事实的行为,这种行为属于虚构事实。
针对“‘罗尔事件’被指炒作、营销”的说法,蔺存宝表示,当前的“朋友圈慈善”缺乏相应规则和机制,很多和商业行为结合,如果里面掺杂了太多商业目的,甚至幕后有推手运作,也属于对慈善的乱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