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 备孕 怀孕 新生儿 0-1岁 1-3岁 3-6岁

当前位置:起跑线 » 新闻 » 热点事件 » 高校学生出于“义气”将身份证借同学办贷 哥们却变老赖(2)

高校学生出于“义气”将身份证借同学办贷 哥们却变老赖(2)

时间:2016-11-23 14:20 作者:小波 点击:
导读:出于“义气”,他将自己的身份证信息借给同学去办“校园贷”,结果到了还款日,被追讨欠款的成了他自己!

▎欠钱还抽30元一包的烟俩手机上万元

  民警去找小刘了解情况。正在寝室玩电脑的小刘表示就是那么回事,他平时花钱比较多,抽烟要抽30元左右一包的,手机买了两个,合计1万多元,自己除了家里给的生活费也没有收入来源。

  在民警的调解下,小刘决定打电话请家长帮忙还钱,可是刚说了几句,小刘就和电话那头的父亲吵了起来。民警见状赶紧接过电话,将情况跟其父亲解释清楚,其父随后表示,会尽快赶到学校处理这件事情。

▎类似情况频发 维权只能诉讼

  出警民警表示,小张的遭遇不是个例,此前出现过类似这样借用他人信息办理“校园贷”,从而产生还款纠纷的情况。而且相较于其他人,小张甚至算是“幸运”的,因为对方的家人能出面负责,有的家长甚至根本不予理会。

  最糟糕的情况是,一个人借用了多个同学的身份信息,贷款将近10万元左右后,联系不上了。可是,因为他们的身份信息都是本人同意借给别人的,并不算是被他人冒用从而触犯法律,民警能做的只是从中调解,如果遇到百般抵赖的,唯一能维权的方式就是去法院起诉。

  所以提醒学生群体不要轻易外借身份信息,以免给自己带来麻烦。

相关 · 新闻

▎校园贷暗藏高利贷陷阱 银监会联合14部委整治

  近几年,校园贷市场发展迅速,但由于前期缺少相应监管,有一些平台以低息诱骗大学生上当,实则收取高额滞纳金和超高手续费,实行暴力催收。大学 生群体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多数学生还没形成较成熟的消费理念,一旦养成过度超前消费的习惯,其消费水平、借款额度很有可能超出实际还款能力,较易诱发风 险。加之大学生的金融知识普遍匮乏,风险意识相对薄弱,对一些信贷产品的高风险认识不清,往往容易掉入高利贷陷阱。

  还有些同学碍于人情关系,用自己的身份证件替别人办理贷款。这种行为风险很高,因为一旦对方无力还款,剩余的债务就由“被”办理人独自承担。另 外,一旦学生贷款还不上,一些网贷平台并不会通过正当途径追款,而是采用给父母、亲友、老师群发短信,在校园里贴大字报,甚至安排人员上门堵截等威胁恐吓 的手段向学生催款逼债。

  银监会近日联合14个部委重点整治“校园贷”市场,一些违法违规机构的校园网贷业务被查禁。(宗禾)

关键字:校园贷,负债,学生

内容导航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