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 备孕 怀孕 新生儿 0-1岁 1-3岁 3-6岁

当前位置:起跑线 » 新闻 » 热点事件 » 3岁姐姐“喂”气球给6月男婴 卡喉头险些窒息(2)

3岁姐姐“喂”气球给6月男婴 卡喉头险些窒息(2)

时间:2016-11-17 11:14 作者:小波 点击:
导读:10月底,闽侯3岁的小云给弟弟小涛“喂”下了三只气球,其中一只卡在喉头,小涛险些窒息。闽侯县医院医生用镊子取出一只气球后,小涛又被连夜送到省妇幼保健院抢救。因短暂缺氧,小涛已造成脑损害,抢救了11天才无大碍。

  幼儿误吞异物 2分钟可能夺命

  “去年,误吞异物的小孩超过20个!”王世彪主任说,1到3岁的小孩常糊涂吞下异物,比如硬币、戒指、玩具配件等。幼童刚长牙,咀嚼功能差,喉头保护性反射功能不良,异物易呛入气管。

  他提醒,如果小孩吞下的异物较小,且不是尖锐的、腐蚀性的异物,一般可通过粪便排出。如果吞入呼吸道,且异物较大,咳不出,也说不明,易被当成重症肺炎治疗。家长一旦发现孩子反复咳嗽,发出像吹哨子一样的哮鸣音,病情反复时,应追问小孩是否吞下异物,并及时拍CT、胸片。

  年龄越小的孩子,缺氧耐受力越差,两三分钟就可能引起心脏呼吸骤停,要立即采用“海姆立克急救法”:先拍背,使卡在气道内的异物松动,再做胸部冲击,产生气流,把异物冲出。1岁以下的婴儿和幼儿,急救手法还得注意部位、力度,避免对孩子的脏器、肋骨造成损伤。

  儿童中毒多发 分情况采取措施

  儿童意外中毒也不少见,该如何急救?“急性中毒,越快就医越好,如果超过6个小时,毒素很可能被消化。”王世彪主任提醒,一旦小孩误食,家长要尽快弄清小孩误食了什么、剂量多少,再采取急救措施。

  如果误食的是一般性药物,如维生素、止咳糖浆等,可多喝水,使药物尽快稀释,并及时排出;如果药物剂量过大又有毒性,应用手指或汤勺、筷子等刺激舌根催吐,再喝大量茶水、肥皂水,反复呕吐洗胃,也可喝牛奶、豆浆或3~5枚生鸡蛋清,以保护食道、胃黏膜。如果病人昏迷、意识不清、呼吸放慢等,可能是毒物导致呼吸抑制,要马上做心肺复苏。(文中儿童均为化名)

延伸 · 阅读

▎宝宝吞服异物的五步紧急处理法

  误服异物通常见于1-3岁的宝宝,因为这时处在口腔期的小儿容易将随手拿到的东西放进口中。不小心就可能吞入胃中,或吞咽时卡到气管或食道。如果家长发现这种情况,先稳定情绪,可以按照下列步骤进行:

  1、发现呛咳、呼吸困难、口唇青紫等窒息缺氧表现应及时就近求医,医院离家较远的在呼叫救护车同时进行自救;

  2、孩子将异物吞下后,只要当时未表现上述情况,就不必过分紧张,无须想方设法使误吞的异物吐出来,因催吐有时反而会使异物误吸入气管而发生窒息;.

  3、对于较小宝宝可用左手环抱其整个身体,使之形成头低臀高的姿势,再用右手指戳胸部几下,或空掌重拍后背部几下;

  4、大多数诸如棋子、硬币、纽扣等异物,都能随胃肠道的蠕动与粪便一起排出体外。可多给小儿吃些富含维生素食物,如韭菜、芹菜等,以促进消化道的生理性蠕动,加速异物的排出。

  多数异物在胃肠道里停留的时间不超过两三天,每次患儿排便时,家长都应仔细检查。在此期间,患儿一旦出现呕血、腹痛、发烧或排黑色稀便,说明有严重的消化道损伤发生,必须立即去医院治疗。若经过三四周仍未发现异物排出,也应请医生处理;

  5、如果小儿吞入钉子、回行针、碎玻璃等带尖带钩的异物,很难顺利排出,必须火速去医院检查处置。

内容导航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