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 备孕 怀孕 新生儿 0-1岁 1-3岁 3-6岁

当前位置:起跑线 » 新闻 » 热点事件 » 香港一中学新规引争议 上课期间上厕所需填表(2)

香港一中学新规引争议 上课期间上厕所需填表(2)

时间:2016-11-11 10:19 作者:小波 点击:
导读:据香港《文汇报》报道,近日有网民在讨论区发文指,元朗伯特利中学规定学生上课期间上厕所要填写表格,交予守厕所的老师和校工,才可如厕。有人质疑校方的做法不恰当,但亦有网民估计该校不少学生经常“借尿遁”影响上课,校方才出此下策。

  网聚观点

  穿上校服未必能遏制攀比

  摘要:自上个世纪50年代开始,从列宁装、棉大衣到白衬衣、蓝裤子的统一着装,中国的学生装面目似乎一直不明晰。让人记忆最为深刻的,当属80年代开始流行的红白、蓝白、绿白运动装“米桶服”,被现代不少人称为“丑到爆”。那么,学生为什么要穿校服?

  通知说,学生统一穿着服装,有利于学校常规管理和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有利于遏制学生穿着上的攀比之风;能够培养学生集体主义观念和朴素节俭、文明向上的品行,树立我省中小学生的良好形象。

  大河网网友“kalifa”:支持学生穿校服,一来可以避免学生在穿衣打扮方面攀比,有助于集中精力学习;二来可以体现学校的整体面貌,三是学生走在校外可规范自己的言行,增强学生的集体责任感。

  @走错振文武:自己上学那会死活都不穿校服,觉得校服难看,毕业参加工作后,看到学生穿着校服觉得很阳光,很好看。其实不是因为校服变漂亮了,而是年轻的我们身上所散发那种朝气。

  大河网网友“韦编三绝”:穿上校服就能遏制攀比?除了校服外,还有鞋子、文具、书包,甚至是手机,这些物品都可以作为学生攀比的对象。此外,单一形式的校服,扼杀了学生的个性,不利于其多样化发展,因此我建议取消校服,完全没有必要赋予校服太多的社会责任!

  校服靠强制还是自愿

  摘要:由于校服一般要穿好几年,所以学校为学生量体后,校服会做得大一些,这也是校服比较宽大的原因。但由此导致的不美观使不少学生抵制穿校服。

  通知要求,学生着装必须坚持学生自愿的原则,不得强制推行。在开展工作前,学校应首先发放征求意见书,广泛征求学生及家长的意见,赞成率达80%以上,方可组织开展学生统一着装工作。

  大河网网友“繁华半里”:现在学校强迫学生穿校服,本来在学校孩子们应该天真活泼、可爱,充满朝气,去学校一接,哇!都一个样,没有个性可言!并且校服的价钱贵,质量差,洗一两次就不成样了。

  @天佑小强:我的衣服我做主。虽然是校服,但是穿不穿应该是学生和家长说了算。有些学校为了迎接领导参观,大冬天让学生穿上单薄的校服,或者为了一个什么活动,强迫大家必须穿上校服,难免让学生产生抵触情绪。

  @小斐宝贝:想起来我翻小时候的照片,所有旅游照去北京去河南去泰山去青岛几乎都是穿小学校服。我问我妈,小时候难道我除了校服都没有其他衣服可以穿吗?我妈说,学校要求穿,习惯了就懒得给你换了,还不怕脏。呵呵,这样的妈妈果真很爱我。

  抵制腐败让质低价高的校服走开

  摘要:校服衍生腐败,媒体多有报道。服装质低价高,家长颇多微词。做好校服监管,防止贪腐发生,设计出个性美观的校服,值得期待。

  通知要求:必须加强对学生装的规范管理,对质量安全和价格进行全面监控,建立从招标采购到生产发放全过程的质量监督检验制度和规范操作制度。

  @来来回回走:我的孩子读初中,每年学校要求订购至少两套校服,现在又通知要订了,孩子基本不会拒绝的,但现在家里已经有足够数量的校服。感觉学校在这上面过于热衷,若在贫困山区会不会也这样要求呢?为什么在考虑统一美观的同时不考虑经济节约呢?

  大河网网友“不吃奥利奥”:在一些地方,由于缺乏监管,校服不仅款式陈旧,甚至还出现价高质次的情况。只有加强监管力度,让招标与定价过程公开、透明,才能杜绝腐败滋生。

  大河网网友“虎刺”:不少学校把校服作为敛财渠道。要把校服决定权还给学校和家长、学生,因地制宜打造不同的校园文化。城市条件好的学校可考虑成立像小区业主委员会一样的家委会,对校服有更多发言权;相对偏远的农村学校,校服尽量以美观实用为主,可以简化程序,但一定要加强监管。

关键字:争议,新规,填表

内容导航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