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 备孕 怀孕 新生儿 0-1岁 1-3岁 3-6岁

当前位置:起跑线 » 新闻 » 热点事件 » 大学生因家境辍学成诈骗团伙骨干 曾受良心谴责(2)

大学生因家境辍学成诈骗团伙骨干 曾受良心谴责(2)

时间:2016-10-14 10:01 作者:小波 点击:
导读:“喂,您好,我是北京市中科院中医研究所回访科的刘科长。之前,你曾在我们单位购买过治疗糖尿病的药,今天做一个回访。”今年3月,家住江苏省海安县的糖尿病患者赵某接到一个回访电话,随后一步步被带进了精心编织的骗局中。

  网络招聘电信诈骗团伙成员

  “刘科长”真名叫周衍峰,现年30岁。2015年2月,他跟随老乡沈洋平(在逃)一起到广州。起初,沈洋平租了一层写字楼,让周衍峰帮助装修成办公用房,并从当地的一家公司挖来了一名公司主管。随后,3人注册成立了商贸公司,在多个网站投放“每月底薪3000元加包吃包住”的招聘广告,并先后招聘了五六十人,公司就此初步建立了起来。

  公司成立后,对内部管理人员和业务人员进行了明确的分工。其中,沈洋平、周衍峰等人作为公司负责人,负责整个诈骗团伙的运作、购买客户资料和传授诈骗技巧、统计业绩、发放工资等,其他人员分为网络管理人员、话务人员、核单审计人员、后勤保障人员等,话务人员又分一线话务、二线话务,并分为五个小组,由业绩较好的人员担任组长,同时,对业务人员做了具体分工。

  一线话务人员负责对购买的客户资料首先进行“粗加工”,然后再将“潜在客户”分流至二线话务,并负责客户与二线话务之间的“沟通”;二线话务人员具体负责以不同身份诈骗被害人钱财,各类话务人员之间往往相互配合、相互协作,使得整个诈骗过程连贯、顺利进行,并按照公司考核办法发放提成。

  经审查,该团伙冒充北京市中科院中医研究所、北京同仁堂等知名单位和知名教授,通过打电话骗取被害人信任,并以幸运抽奖、缴纳办证费、购买药品等为由,骗得江苏、河南、陕西、山西等地200余名被害人人民币800多万元。

  “90后”迷失自我成诈骗骨干

  9月24日,海安县公安局对情节较为严重的30名犯罪嫌疑人向县检察院提请批准逮捕。承办检察官审查中发现,这30名犯罪嫌疑人中,“90后”有23人,约占76%;被抓获的45名犯罪嫌疑人中,有3人系在校大学生。

  “90后”为何会成为电信诈骗的骨干力量?承办检察官向记者介绍了其中的一名“90后”。林春秀今年只有22岁,本是一名大一学生,因为有两个正在上学的弟弟,再加上父亲身体不好,便辍学为家人分担经济压力,但因为没有文凭,很难找到工作。2016年3月,她通过网络招聘平台看到信息后,便通过面试、培训进入公司工作。

  上岗半个月后她就意识到自己所做的是违法犯罪的事。面对检察官的讯问,她坦承自己在做成第一单,骗取了重庆一个留守老人的1000元后,就受到了良心谴责,整整有半个月的时间心里非常纠结,多次想离开这个公司,但又担心找不到相同待遇的工作。后来,她想自己只是一名打工者,公司里四五十人都和自己一样,别人都不担心,自己也没什么好担心的,出了事由公司老板负责,以此缓解内心的愧疚和不安。

  承办检察官还告诉记者,在审查批准逮捕阶段,这个诈骗团伙的多名犯罪嫌疑人均坦承他们是通过网络招聘进入诈骗公司的,刚加入时都不知内情,等到发现参加了诈骗活动后,又因抵制不了金钱的诱惑,于是就一步步地沦落成团伙中的一员,直至最后被抓获时,才如梦初醒。想到将要受到法律的制裁,这些20多岁的年轻人都流下了悔恨的泪水。(徐德高 聂彭飞 刘蓉)

关键字:诈骗,辍学,学生

内容导航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