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 备孕 怀孕 新生儿 0-1岁 1-3岁 3-6岁

当前位置:起跑线 » 新闻 » 热点事件 » 父母3大错误做法,最易扼杀孩子的好奇心

父母3大错误做法,最易扼杀孩子的好奇心

时间:2015-08-03 14:31 作者:起跑线 点击:
导读:好奇心是人类的一种天性,也是兴趣的源动力,更是孩子求知、探索、创新的动力。对于孩子来说,世界很神奇,充满吸引力。
  好奇心是人类的一种天性,也是兴趣的源动力,更是孩子求知、探索、创新的动力。对于孩子来说,世界很神奇,充满吸引力,他们想要尝试身边的一切事物。孩子通过观察、尝试、比较,在探索中自得其乐。他们东摸摸、西摸摸、什么都往嘴里塞,到稍微大一点了,就开始弄坏玩具,撕坏东西,会说话了就开始不停地问“为什么”。这些令父母无比头疼的问题,其实都是孩子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表现出来的种种“问题”。

  孩子的好奇心非常宝贵,可因为各种原因,父母常常不能接受孩子在好奇心驱使下的种种要求,比如,玩沙土、把整卷纸都泡在水盆里、用床单在客厅搭个帐篷……如果孩子要求的每件事都被父母拒绝,久而久之,就会失去那些新奇的想法以及对事物的好奇和探索欲望。父母是要培养一个充满创意和想象力的孩子呢,还是要一个呆呆的、懒惰的孩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长的引导。

  经常跟孩子说“不”,阻碍孩子的探索

  相关研究显示,孩子在探索过程中能够锻炼很多能力,比如说,收获到快乐,经验还有自信等。但是中国父母,出于对安全、所谓“规则”、威严、权利等诸多因素的考虑,特别喜欢对孩子说“不行”、“不可以”。于是无形中就阻碍了孩子探索欲望的发展,以及阻挠了孩子在探索中获得快乐的可能。

  相比之下,看看国外父母一般怎么做的:

  什么都不懂的宝宝,抓起桌上刚包好的生饺子就要往嘴里送,旁边的大人丝毫没有要阻止的意思,“眼睁睁”地看着宝宝把没法吃的生饺子送进了嘴里嚼着吃,又看着宝宝把饺子吐了出来。“吃过一次,他就知道不好吃了。”国外的家长就是这样想的,国内的家长往往会说:“别动,这是生的,不能吃!”

  没有给宝宝亲身体验的机会,只是让宝宝们接受机械的知识,这样做的话,对于宝宝的探索能力的培养没有任何帮助。

  心理学有个概念叫“习得性无助”,此前的微信文章里,我们多次分享过这个实验。大致就是将一条狗关进一只笼子里,无论如何都无法逃脱电击。多次电击后,把笼子打开,狗则已经放弃了逃生的机会。

  这的确是条很悲催的狗。很多父母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似乎也在将孩子推向几乎同样的命运。观察发现,大多数人的习得性无助,都可以从其“无力”的童年时代寻找到端倪。当孩子在想要探索时,父母的呵斥、禁止就好像是对孩子施加的电击,当孩子总是在探索过程中遭遇电击后,自然不会再有探索欲望。

  与“习得性无助”相对应的一个概念叫做“保护性撞墙”。这个方法我们也分享过。所谓保护性撞墙,即是给孩子探索的机会,让孩子自己做选择和决定,同时允许孩子承担自己选择的结果,但在孩子磕磕碰碰的整个探索过程中,父母要扮演好观察者和引导者的角色。一方面,父母要保护孩子的身体不受伤害,因为小孩的触觉反应会比大人慢半拍,极容易在探索中受伤。研究表明,小时候身体受伤的经历会对孩子一生都有影响,尤其是男孩子。另一方面,父母要保护好孩子的好奇心和勇于克服困难的意志力。用心陪伴孩子,共同面对外界的一切新鲜和挑战。

  执行保护性撞墙的时候,父母切记不要以高明自居。比如,少说不。在阻拦孩子做危险动作的时候,说再多的“不”都没有意义。因为对孩子而言,“不”和“好”是一个意思。孩子先看到的是你的表情,而非你的声音。举个例子:孩子看见仙人掌,非常想上去用手触碰,此时大人如果告诉孩子:不行,仙人掌不能摸!或者简单地阻拦孩子,一旦大人不在,孩子一定会再去摸。父母完全可以通过自己的判断,知道仙人掌不会对孩子造成太大的伤害,只需要用严肃的表情告诉孩子:疼,扎手!这样的表情和语句,就能起到对孩子的警示作用。若孩子仍然好奇,便让孩子去摸一下。结果当然是孩子给扎哭了。

  特别要提醒一下:此时孩子已经体验到了应得的“惩罚”,大人切不可幸灾乐祸,而是要及时给以安慰。如此,孩子既完成了探索过程,也得到了父母所给予的安全感。下一次需要探索的时候,孩子仍然能够能量饱满,充满勇气和力量。更重要的是,经历了探索所受的疼痛后,孩子会懂得权衡和判断:这个东西的确扎手,下一次要小心了。

  有一些困难和挫折必须孩子独自面对。父母没办法阻隔困难和挫折本身。而且,困难和挫折带来的情感体验和克服挫败感的情感体验,对孩子的成长而言特别宝贵。因此,父母应该放手让给孩子去探索,只需要同时让孩子知道你一直在身边就好。

  经常否定孩子,让孩子缺乏探索的自信

  1962年的诺贝尔化学奖得主鲍林从小就非常喜欢到从事药剂师工作的父亲的实验室里去玩。他非常崇拜父亲调配药物,非常想亲自动手做实验。

  父亲很早就注意到儿子对实验的浓厚兴趣,慢慢开始教鲍林怎样调配药品,怎样做实验。鲍林高兴极了,每天放学后就到父亲的实验室里去做实验,这段时间里,他学到了许多知识,更重要的是,父亲教给他自己去探索的精神。

  如果换做在国内,孩子到父母的单位,这里翻翻、那里动动,或者想参与到父母的工作中去,恐怕换来的就是:“别动了,你又不会”或者“别给我添乱了,你懂什么呀”……在没有发现孩子自身优势之前,就急于否定孩子,极大地打压了孩子的探索欲和自信心。长此以往,孩子就会按照父母塑造的方向去成长:“我还小,什么都不懂,还是不要尝试了,爸爸妈妈会说我的”……

  一个事事觉得自己不行、常常生活在父母影子下的孩子,连尝试的信心都没有,又怎么会有尝试的兴趣和动力呢。

  常被闷在家里的,会让孩子越待越傻

  哲学家别林斯基说:“人的生活像广阔的海洋,在它的深处保存着无数的奇迹。”在大自然中,有许多事物都是我们无法用平常的眼光来看待的,如果孩子总是被“关”在家里,缺乏探索的机会,孩子就永远无法获得真知。

  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心理学教授格雷泰尔·维伦及其同事通过面对面交流、观察和记录等方式做了调研,研究孩子们对大自然的兴趣及其获得的成就感。研究人员记录了参试儿童每天的户外活动时长及其对自然界的感知及审美能力。结果发现,与经常宅在家的孩子相比,常在户外玩的孩子能更多地感觉到大自然的力量,对世界更有归属感。维伦教授表示,多在户外玩耍也有利于提高孩子的审美能力。每周去户外活动5~10小时,能让孩子更多地感知大自然中的色彩、对称性及平衡感,同时还有助于培养想象力,激发其好奇心。所有这些都会让孩子学到更多知识,培养多种能力和素养,成就感也随之增强。

  一位父亲是这样评价大自然的:

  “我认为森林对孩子来说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游玩场所,在这样一个广阔的天地里,孩子想怎样玩就怎样玩,在草地上、在阳光下,他会感到自由自在。我经常带孩子到这样的地方去,告诉他各种各样的树木和鸟类的名称。我们经常会摘一朵花,共同研究花朵的构成;我们还会敲下一颗成熟的果子,一起解剖果子;我们经常砸下一块岩石进行观察;我们经常观察昆虫的生活习惯,窥视鸟类在树上做巢;我们经常拍摄一些孩子未曾见过的花草、树木和风景等。这些都启发了孩子的好奇心,锻炼了他们的注意力,激发了孩子创造性思维。”

  没错,大自然是孩子最好的学习课堂。年龄越小的孩子越容易对外界事物感到好奇,什么都想知道,孩子通过自己的观察会向父母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虽然经常去同一个家附近的公园,但孩子却总能发现除不一样的地方,于是去问父母:“这是什么呀?”这时,作为父母亲就应该及时给予积极的回应,详细解答孩子的疑问,以进一步激发孩子观察的兴趣,而不是草草的应付或只是不耐烦的回答,比如“这不一直都一样吗,有什么可大惊小怪的”……

  作为一个用心的妈妈,应尽可以利用大自然和社会给孩子上一些精彩的课。节假日和双休日,你可带孩子到郊外游玩,也可带孩子到少年宫、博物馆、展览馆等场所。孩子接触的事物越多,产生的新想法就越多,就越会对探索充满兴趣和欲望,这就是良好的、积极的循环了。
关键字:

内容导航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