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 备孕 怀孕 新生儿 0-1岁 1-3岁 3-6岁

当前位置:起跑线 » 新闻 » 热点事件 » 让宝宝远离校园魔爪 坏人来了咱也不怕

让宝宝远离校园魔爪 坏人来了咱也不怕

时间:2015-07-23 10:16 作者:起跑线 点击:
导读:校园安全事件再度发生,是人性的泯灭,还是体制的不健全?或许我们无从判断得知,可是宝宝们不能再受伤了......
  事件回顾:

  近日,市民宫女士反映称,自己2岁的女儿从海淀区华宇蓝天幼儿园回家后,左颈部皮肤上出现针眼儿状破损,而同班一名3岁男童,双侧腋下也出现类似状况。交涉过程中,园方就此事召开说明会,称无证据证明孩子是被幼师所扎伤,家长对此产生质疑。目前,海淀警方正在就此事进行调查。

  就在警方调查此事期间,华宇蓝天幼儿园却在7月16日,就此事召开了一次说明会。在家长提供的说明会现场视频中,一位女士(家长指认为该园何姓园长)称,根据警方出示的法医鉴定结果,不能确认儿童是被扎伤的。各方说法不一,争执不下,但是无论如何孩子都是最无辜的。除家庭以外,原本校园是孩子读书成长的第二个乐园,是影响孩子的重要的地方。然而,校园事件频频发生,不得不让家长们提心吊胆,牵挂万分。

  如何让幼小的孩子快速养成防范意识呢?著名预防犯罪问题专家王大伟教授给孩子和家长们支了一些妙招:

  牢记“保命童谣” 遇事不慌张

  小小秘密藏心里

  谁也不会告诉你

  坏人要是欺负你

  告诉妈妈要记牢


  看着不起眼的童谣,它可能就是救命法宝。由于幼童一般对于事物严重缺乏判断能力,并且认知有限,所以很多时候孩子不能判断自己是不是处于危险,甚至在危险到来时不知如何应对。童谣的形式易于孩子接受,孩子记熟后,家长也要多多提醒,不时地加强孩子的防范意识,使得孩子可以根据外界情况直接做出正确的反应。

  家长必知“四多” “险情”早发现

  1.多听


  父母要多听孩子说学校的事。多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可以在孩子每天放学后,抽出一段时间与其沟通交流。

  2.多看

  父母要多看看孩子身上是否有伤。每天给孩子换衣服的时候,是父母仔细观察孩子身体健康状况最好的时机,家长要特别留意。

  3.多跟

  如果孩子说这一段不愿意上学了,他去上学时家长在后面多跟一跟,看看会不会有小流氓欺负他,或是在路上会遇到什么危险。

  4.多谈

  家长要经常和老师谈话,掌握一手材料。每天接送孩子的时候,与老师多交流,不仅能了解孩子今天在学校的表现,也能掌握孩子最近一段时间的状况。

  孩子遭体罚 “三级救助”来应对

  1.生理救助


  第一级为生理救助。孩子遭老师体罚,若构成轻微伤害了,家长就要带孩子去看医生,要到医院里让医生给孩子取证、治疗等。

  2.法律救助

  第二级为法律救助。家长要告诉孩子,无端的殴打行为给孩子造成伤害者,是要承担法律责任的。

  3.心理救助

  第三级为心理救助。一方面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他不可能都得到夸奖,受一点点挫折对孩子的人生也许还有一点点正面的作用;另一方面,对于严重的刑事犯罪,家长要给孩子心理干预,要告诉他怎么应对这些事情。

  每个父母都希望孩子可以健康、平安地长大,然而孩子的安全不能只依赖于父母单方面地监护,更重要的是对于孩子防范意识的培养。只有这样双管齐下,才能避免孩子受到伤害,父母也可以更加安心。
关键字:

内容导航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