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 备孕 怀孕 新生儿 0-1岁 1-3岁 3-6岁

当前位置:起跑线 » 新闻 » 热点事件 » 儿童泳圈泳池抽检一半不合格 塑化剂最高超标34倍,7成多产品溶剂

儿童泳圈泳池抽检一半不合格 塑化剂最高超标34倍,7成多产品溶剂

时间:2015-05-27 10:07 作者:起跑线 点击:
导读:儿童泳圈泳池抽检一半不合格,塑化剂最高超标34倍,7成多产品溶剂残留。

 颜色艳丽的泳圈溶剂残留高

    天气渐热,带宝宝去游泳的爸爸妈妈也多了起来。昨天,江苏省质监局的一项专项检测给父母们提了一个醒,质检部门检测的120批次儿童游泳圈和儿童游泳池,合格59批次,合格率只有49.2%,有46批次产品的塑化剂含量超出限量值,占比38.3%;参照国内相关标准,有88批次产品溶剂残留量超出限量值,占比73.3%。而塑化剂和溶剂残留都可能通过挥发和与皮肤接触进入体内,对儿童产生毒害。

    近4成产品塑化剂超标

    负责这次检测工作的徐州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工程师方正杰介绍,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在玩具及儿童产品中存在极为广泛,甚至曾经一度引起所谓的“毒玩具事件”。科学研究表明,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是一类具有生殖毒性和发育毒性的环境雌激素,可通过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和皮肤接触等途径进入体内。许多权威科研机构和国际研究小组已认定,一些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可干扰人体内分泌系统,导致男性生殖能力减弱、引发女性性早熟,并且可能通过胎盘脂质及锌代谢影响胚胎发育,导致胚胎生长缓慢。游泳圈及游泳池中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可通过水不断溶出,从而迁移至婴幼儿及儿童体内,产生毒害。

    抽检结果:此次检测结果表明有46批次样品塑化剂含量超出,占总样品数的38.3%,最大浓度的塑化剂含量为34140mg,为标准参考限值的34倍。

    颜色艳丽的泳圈溶剂残留高

    溶剂残留主要源于基材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的有机溶剂,或表层油墨染料所残留。游泳圈、游泳池在使用过程中,残留溶剂可通过挥发或迁移,进入儿童体内,导致诸多不可逆毒性(如神经毒性或致畸性)等,存在着安全隐患。

    方正杰介绍,游泳圈、游泳池加工生产基材过程中可能大量使用有机类溶剂,通常其表面再经过油墨处理,使得其表面颜色艳丽或图案新奇,其使用过程中,溶剂残留可迁移或挥发,进入儿童体内,导致诸多不可逆毒性,如神经毒性或致畸性。这次检测结果显示有120批次样品中溶剂残留总量均有检出,其中88批次结果大于10mg/m2,占样品总数的73.3%,最大溶剂残留总量浓度为249mg/m2,为参考标准限值的25倍。

    不合格泳池标榜“环保”

    本次儿童游泳圈、游泳池产品的采样以实体店购买样品及电商平台购买两种方式进行,据介绍,基本涵盖了普通消费者的购买渠道,一共购买了120批次。检测结果显示,实体店和电商平台的不合格率是差不多的。在一家被质检点名的网店,记者发现被检出塑化剂和溶剂残留超标的一款游泳池还在销售,产品介绍中特别强调,使用“加厚环保材质”,介绍说,这款儿童泳池用的是“环保PVC”材料,气味小,热别加厚料,韧性好,耐用度高。实际上,这款泳池塑化剂检出量是28213mg/m2,溶剂残留总量是93mg/m2。

    方正杰说,关于塑化剂和溶剂残留,一般消费者本身是看不出来的,必须用专业仪器检测,所以,消费者购买时更需谨慎。

    选择放心游泳圈要多看、多摸、多闻

    那么,对于家长来说,该怎么选择放心的儿童游泳圈和儿童游泳池呢?质检部门提示,首先要看包装,产品包装上至少应包含有产品名称、生产厂名、厂址、联系电话、执行标准代号、产品使用说明、适用年龄范围、安全警示等。切勿购买“三无”产品。其次,选用商品时要多看、多摸、多闻。多看,查看产品接口或粘合处并轻微拉扯,避免产品结合强度不够,发生漏气;多摸,对比不同产品,感知产品的厚度,擦拭表面,观察表面油墨是否存在脱色现象;多闻,溶剂残留会不断从产品中挥发,而大部分溶剂都会有刺鼻的味道。

    在使用中,也要注意,由于有相当一部分游泳圈、游泳池存在着大量的溶剂残留、增塑剂,通过触摸吮吸等行为都可能将有毒有害化学物质带入体内,造成潜在的危险,因而在儿童的玩耍过程中,家长应加强监护,提醒孩子不要将玩具放入口中吮吸,玩耍后应及时清洗,避免化学物质进入身体;不要佩戴游泳圈或于游泳池中进行洗浴,沐浴露等洗浴用品可增加其中有害物质迁移。
关键字:

内容导航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