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 备孕 怀孕 新生儿 0-1岁 1-3岁 3-6岁

当前位置:起跑线 » 新闻 » 品牌新闻 » 湿巾安全标准与国际惯例“脱轨”(2)

湿巾安全标准与国际惯例“脱轨”(2)

时间:2015-09-15 09:59 作者:起跑线 点击:
导读:湿巾用的越多就越干净、越安全吗?未必。为了保证产品的功能,湿巾内必须添加一些防腐剂,但是有些防腐剂显然超出了安全范畴。


  标准缺失导致安全隐患

  本次的比较试验结果中,被测出含有CIT成分的湿巾品牌几乎都是国产品牌,对此市消保委副秘书长宁海表示,这并非表示国产品牌不合格,而是国内根本就没有针对湿巾的相关标准,这与国际惯例“脱轨”了。

  事实上,我国对于湿巾的“归属”一直有所争论,有学者认为,湿巾上的成分由于会长期附着在脸部,所以应该作为驻留类化妆品看待。而在化妆品领域中,我国使用CIT的情况已有规范,2013年开始征求意见的《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中,规定除了CIT不能单独使用外,还规定了CIT与MIT的混合物在驻留类化妆品中也禁止使用。

  可惜的是,我国并没有把湿巾归类于化妆品,而是归类于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适用国家推荐性标准《GB/T27728-2011湿巾》和国家标准《GB15979-2002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这两项国标在防腐剂这块没有规定。

  据了解,欧盟等发达国家早已把用于人体且有清洁功能的湿巾归在驻留类化妆品中,按照化妆品法规予以规范。对CIT等防腐剂有着严格限定。2014年,欧盟限定除了MIT的最大允许浓度,禁止单独使用CIT,也不再允许驻留类化妆品及湿巾内使用CIT和MIT的混合物。宁海指出,正是由于国外有类似规定,使得市场上的国际品牌大都“表现良好”。

  宁海建议,相关部门和行业应尽早将湿巾纳入到化妆品的监管框架中来,此外,对于普通湿巾和婴幼儿使用的湿巾,也应分类监管,让湿巾的使用更加安全。
关键字:湿巾

内容导航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