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 备孕 怀孕 新生儿 0-1岁 1-3岁 3-6岁

当前位置:起跑线 » 新闻 » 品牌新闻 » Etonkids伊顿分享:适度放手引导孩子正确面对分离焦虑

Etonkids伊顿分享:适度放手引导孩子正确面对分离焦虑

时间:2015-08-01 14:20 作者:起跑线 点击:
导读:“孩子缠着我不让我出门工作”、“只要妈妈陪上厕所,其他人都不要”……妈妈们有没有发现,当孩子一岁左右时,他们对你的需要似乎更加强烈,分离焦虑其实是甜蜜的负担。
  “孩子缠着我不让我出门工作”、“只要妈妈陪上厕所,其他人都不要”……妈妈们有没有发现,当孩子一岁左右时,他们对你的需要似乎更加强烈,分离焦虑其实是甜蜜的负担。


  有一首歌《有一种爱叫做放手》,对于亲子关系同样适用。很多孩子不愿意上幼儿园是害怕与自己亲近的家人分离,就是所谓的入园分离焦虑。 如果没有处理好孩子的分离焦虑,在入园后较长一段时间,家长都会面临孩子不去幼儿园的困扰。此时此刻,伊顿幼儿园建议:与其担心顾虑,不如释然放手。

  伊顿幼儿园:放手让孩子实践增强自信

  伊顿幼儿园老师认为,分离焦虑是孩子一个过渡期的行为表现,一般不会一直持续下去。这种分离焦虑可追溯到孩子七八个月时,孩子与主要照顾人开始建立依附关系,主要照顾人对孩子的焦虑关注不够,让孩子缺失了这一部分,所以,孩子可能到了3岁,依然会存在着要缠着主要照顾人无法独立的状况。除了年龄与发展的阶段之外,当妈妈生第二胎时,众人的注意力会转移到弟弟妹妹身上,孩子也可能会有“分离焦虑”的倾向。另外,刚上幼儿园或到新环境时,孩子也会开始焦躁。

  对于父母来说。伊顿幼儿园建议,父母尽量使心态平和,不要埋怨孩子为什么到了三四岁还缠着自己。这时,可以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在故事中呈现父母与孩子分离的情况,传递给孩子这样的信念:分离并不可怕,你完全有能力独自面对这个世界。平时生活当中,应多点放手给予孩子实践的机会,让孩子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并不忘正面鼓励,从而带给孩子自信,让他形成独立性。

  给予孩子关注与帮助,引导孩子正确面对分离

  3岁以前是人生中安全感和信任感建立的最关键时期。伊顿幼儿园老师认为,在孩子需要帮助时,应该及时给与孩子关注与呵护,及时给与协助,避免让孩子产生无助感。

  注意!帮助不是替代。有时孩子遇到困难时习惯向父母求助,父母可以给与孩子支持,提供可能解决问题的技巧,让孩子逐步去完成。及时鼓励称赞孩子,让孩子产生自己完成任务的自豪感,避免依赖与娇气。

  除此之外,家长还需要正确面对分离。伊顿幼儿园建议:父母要适当与孩子保持一定的相处时间,同时要确保孩子有独立自处或者与父母分离的时间。让孩子习惯父母不在身边的时间,并且这段时间会越变越长。如此循序渐进地引导孩子走出分离焦虑期。

  避免传递无助信息,培养孩子开朗、独立的个性

  一些家长为了不让孩子哭闹,或者教孩子基本的安全常识,常常用“外面很危险”、“很多人很可怕”、“叫坏人抓走你”“幼儿园老师很凶,看你怎么办”等吓孩子,让孩子产生对外面世界的恐惧,内心充满对他人的不信任与无助感。

  现在的独生子女大多比较依赖、自我、抗压抗挫能力差,所以父母在平时就要尽量让孩子多接触外面的世界,学习与同伴交往、分享等能力。让孩子学会基本的生活自理,能独立完成自己的游戏或“工作”。这些个性开朗并且有同伴相处经验的孩子能更快适应伊顿幼儿园的生活。

  分离焦虑期,伊顿幼儿园希望家长们谨记这一点——有一种爱叫做放手,面对缠人的孩子,不妨放手让他去实践,或者寻求其他照护者的支持,帮助孩子更好地度过这段时期。
关键字:

内容导航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