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育险是国家针对生育行为提供一定的物质帮助的社会政策。任何只要交纳了相关保险费的人,都能在适合的时间享受相关待遇,孕妈妈需要清楚明了,以免自己权益受侵害。
生育险是国家针对生育行为提供一定的物质帮助的社会政策
生育险这种由国家立法规定的社会保险制度,当由国家和社会在劳动者因生育子女而导致劳动力暂时中断时,能及时提供给予参保者物质帮助。其最终目的在于通过向职业妇女提供生育津贴、医疗服务和产假,以便能够帮助她们更快的恢复劳动能力,可以重返工作岗位。
生育险主要包括三大部分,分为产假、生育津贴以及医疗服务。产假是指职工女性在分娩前、后所享受的有薪假期。生育津贴是指职工妇女因生育后离开工作岗位,不再从事有报酬工作以致收入中断,及时给予定期的现金补助,以维护和保障妇女及婴儿的正常生活。而医疗服务,则是指由医院、开业医生或助产士为职工妇女提供的妊娠、分娩和产后的医疗照顾,以及必须的住院治疗。
据了解,在职孕妈妈享有多种孕期福利,比如保胎假、产前假、产假、哺乳假、丈夫护理假以及其他假期等。具体如下:
保胎假:职场孕妈妈的保胎假由《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草案)》规定,其个人的工资按照病假发。保胎假必须是由医生开证明,所以按病假待遇发放工资。包括病假在两个月以内的,发给原工资;病假超过两个月,工作年限不满十年的,发本人工资的90%;病假超过两个月,工作年限满十年的,工资照发;病假超过六个月,工作年限不满十的,发本人工资的70%;病假超过六个月,工作年限满十年以上的,发本人工资的80%。
产前假:职场孕妈妈孕期达7个月以上,是享有产前假的。只要工作许可,孕妈妈本人可向单位申请产前假,最长假期可达两个半月。另外,职场孕妈妈在怀孕期间,所在单位不得安排其从事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孕期禁忌从事的劳动,不得在正常劳动日以外延长劳动时间;对不能胜任原劳动的,应当根据医务部门的证明,予以减轻劳动量或者安排其他劳动。怀孕七个月以上(含七个月)的女职工,一般不得安排其从事夜班劳动;在劳动时间内应当安排一定的休息时间。
产假:产假的基本时间为98天,若有其他情况,相关单位需根据国家规定给予职场孕妈妈更多假期,假期时间为30天(晚育)+15天(难产)+15天(多胞胎每多生一个婴儿)。已参保的职场孕妈妈在产假期间,根据生育保险的规定享受生育生活津贴和医疗津贴,其所在单位不再支付产假工资。生育生活津贴的标准是该年度本人缴纳社会保险的基数,有多长产假,就领多久的生育生活津贴。医疗津贴3000元。如员工所在单位没有参加生育保险,产假期间应当按规定支付正常工作期间的工资。女职工应当得到的生育保险其他待遇,也应当由单位承担。晚育假期间享受产假同等待遇;晚育护理假期间的工资,按照本人正常出勤应得的工资发给。
其他假期:职场孕妈妈除可以享受以上假期外,还可以依法享产检假、哺乳假、丈夫护理假、节育手术假等假期,并且用人单位应该视为提供正常劳动并支付工资。怀孕的女职工,在劳动时间内进行产前检查,应当算作劳动时间。也就是说,正常休产假的员工的工资、奖金以及年终奖都不应受到任何影响。用人单位不按规定支付孕产妇全额工资、奖金或年终奖,又拒不整改,将被视为无故克扣拖欠员工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