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会会出现头晕、眼花、耳鸣、嗜睡等症状。老年再生障碍性贫血病人会晕厥。最多见和最初的病症表现是困倦、疲惫,这常常是因肌肉缺氧所导致的。粘膜、皮肤、结膜还有皮肤毛细血管的分布,和舒缩状态等因素的损害,皮肤、粘膜会苍白。
心悸是突出的症状,患者会出现心动过速,心尖和肺动脉瓣区能够听到,轻微的收缩期杂音,叫贫血性杂音;病情严重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会可听到舒张期杂音。严重贫血或冠心病,会有心绞痛、心脏扩大、心力衰竭。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病人,也会出现呼吸系统的症状表现,病人会出现呼吸困难、气急的症状表现,这是由于呼吸中枢低氧,或高碳酸血症导致的。
治疗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治疗主要是西药治疗。多采用免疫抑制剂、造血刺激因子、免疫球蛋白等方法综合治疗,费用比较高,治疗比较困难,而且免疫抑制存在较大的副作用。免疫抑制治疗包括抗淋巴细胞球蛋白(ALG)、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环孢菌素A(CSA)两种。
抗淋巴细胞球蛋白(ALG)、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具有针对免疫活性T抑制细胞介导免疫的功能,它们能诱发T细胞增殖,使造血恢复。环孢菌素A(CSA)是一种Ts细胞Tc细胞克隆的杀伤剂,纠正再障患者的免疫紊乱,促使重症再障的骨髓造血功能恢复。另外一种治疗重型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方法是骨髓移植。但是骨髓移植不易找到HLA组织配型相近的供髓者,而且花费较大。西医应用造血刺激因子的帮助,对重症再障患者仍不能恢复其衰竭的骨髓造血功能时,创造条件实行骨髓移植,但各种原因限制了临床应用,所以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死亡率会比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