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孕期的进展,宫高也是会随之变化的,不同怀孕周期,宫高也不同。通过宫高和腹围的测量就可以了解胎儿的生长发育状况,并且可以估计胎儿的体重。宫高到底怎么量呢?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去。
在测量之前,做检查时孕妇要先排尿,然后取平卧位,两腿屈曲。医生用软尺测量耻骨联合上缘中点至宫底的距离,或者自己和爱人一起测量,不过为了测量的准确性,还是建议定期去医院测量,自己可以在平时的时候时刻测量。一般从怀孕20周开始,每4周测量1次,怀孕28~35周每2周测量一次,怀孕36周后每周测量一次。测量结果画在妊娠图上,以观察胎儿发育与孕周是否相符。将测量的结果再与相对稳定的标准值对照就可以发现自己宫高是不是正常了。如果发现宫高偏高,或者宫高偏低不要担心,及时去医院做进一步检查。测量尽可能按照这些步骤来做,一方面是保护孕妇,另一方面是可以更精准的了解宝宝的生长发育状况,并且测量的宝宝的体重也更精准。
刚才我们介绍了一下宫高的测量方法,宫高的测量贯穿于整个孕期,不同怀孕期间都要测量宫高,以便于观察胎儿的生长发育是否健康,甚至可以估计胎儿的体重。但是,测量之后我们又怎么知道测量的数值是否正常呢,这就需要有一个正常值。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宫高的正常值。
妊娠周数 手测宫高 尺测宫高
满12周 耻骨联合上 2—3横指
满16周 脐耻之间
满20周 脐下一横指 18(15.3—21.4)厘米
满24周 脐上二横指 24(22—25.1)厘米
满28周 脐上三横指 26(22.4—29)厘米
满32周 脐剑之间 29(25.3—32.0)厘米
满36周 剑突下二横指 32(29.8—34.5)厘米
满40周 剑脐之间 33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