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死胎”,是指胎儿在母体子宫中死亡。死胎常常会在孕早期出现,虽然听起来让人毛骨悚然,但是对于孕妇来说,必须要清楚相关概念,以便防范死胎的形成。那么,死胎是如何诊断的呢?引起死胎的原因是什么呢?我们一起来了解。
▎死胎是如何诊断的
胎儿在母亲宫内发生死亡之后,虽然在临床上会有一系列的症状显现出来,但是要确定胎儿是否已经死亡,则需要到医院做更进一步的诊断,目前诊断死胎的方法主要有X射线检查和超声波检查,下面就具体介绍以下诊断死胎的依据:
1.子宫的大小与怀孕月份不符合;
2.没有胎动也不能测到胎心;
3.X射线检查结果显示胎儿脊柱弯曲成角;
4.超声波检查结果显示胎儿颅骨重叠;
5.孕妇羊水中甲胎蛋白的含量明显升高;
6.孕妇一天中尿雌三醇的含量低于3毫克。
▎引起死胎的常见原因
1.孕期高血压
怀孕期间孕妇高血压容易阻碍胎儿氧气以及养分的传输,进而导致胎儿因缺氧或者因营养不良而死亡。
2.胎盘早剥
由于外部撞击等原因导致胎盘早剥,也是致使死胎的一大常见原因。
3.早期破水
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早期破水很容易会引起孕妇子宫内发生感染,严重可致胎儿死亡。
4.孕妇贫血
女性在怀孕期间出现地中海型贫血等贫血症状时,也极易引起死胎。
5.细菌性感染
女性在妊娠期间如果感染到弓形体病、风疹等病毒,可能导致胎儿在24-27周发生死亡。
6.孕期过长
孕期超过42周,也可导致胎儿窘迫,引发死胎。
7.难产
难产及分娩过程发生意外,致使胎儿窒息,也是引发死胎的常见原因。
除上述原因之外,孕期过度饮酒、抽烟,患有糖尿病等在很大程度上也可能诱发死胎的发生。
▎死胎的治疗护理
1.死胎的治疗护理方法
一般情况下,一旦诊断出胎儿在母腹中发生死亡,就要立即终止妊娠。终止妊娠的方法一般是进行引产处理,而引产的过程类似于自然分娩的过程,但是与胎儿足月后的自然分娩相比,此时由于胎儿比较小,所以引产过程中出血量也会比较少,而且与自然分娩相比恢复起来也会比较快。
但是如果死亡的胎儿在母体中滞留的时间过长,从而导致不能通过引产的方法使其排出孕妇体外,这时候就需要进行剖宫手术将死亡的胎儿从母腹中取出,否则会给孕妇带来诸多危害。
一般情况下,如果胎儿死亡后四周还不能彻底排出母腹,很可能就会损害母亲血液的凝固功能并带来诸多的并发症。所以死胎要及时发现并早作处理。
如果得到了妥善的处理,一般孕妇经过三、五个月的调理即可恢复,并能考虑再次怀孕,但是如果孕妇出现孕期高血压综合征或者是患有孕期糖尿病,则需要经过更长时间的身体调理才能考虑再孕。
2.死胎的治疗护理原则
(1)先诊断确认胎儿死亡之后再做引产;
(2)因人而异采取适合的引产方法,如不同妊娠月份的孕妇采用不同的引产方法;
(3)特殊情况特殊处理,如孕妇凝血功能异常,可选择运用肝素进行治疗;
(4)在做引产之前,为避免意外发生一定要保证血液的充分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