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现代医学来说,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病因其实尚不明确,但是相信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在不久的将来,能更加明确它的病因,为病症的治疗提供基础,现已知的病因有以下5点。
1、感染:细菌或病毒感染与ITP发病有密切关系。
2、免疫因素:感染不能直接导致ITP,免疫因素的参与可能是ITP发病的重要原因。
3、肝、脾作用:肝脏和脾脏可起到破坏血小板的作用。
4、遗传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受基因调控。
5、其它:雌激素可能与本病的发病有关。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病症分为急性型和慢性型,了解症状有助于在第一时间内清楚病情并及时治疗,下面分别来跟大家介绍一下。
急性型:
多发生于儿童,多于发病前1~2周有上呼吸道等感染史,特别是病毒感染史,起病急骤,部分患者可伴有畏寒、发热。主要表现为:
全身皮肤、粘膜出血:全身瘀斑、紫癜、鼻出血、牙龈及口腔粘膜出血。
内脏出血:呕血、便血、咯血、尿血等,颅内出血是本病的主要致死原因。
慢性型:
多见于40岁以下的青年女性。起病隐匿,很多患者无症状,常于体检时发现,皮肤粘膜出血较轻但易反复出现。内脏出血少见,常以月经过多为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