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女性贫血率相当高,二十岁至三十岁的女性易贫血率普遍高于男性,尤其是经期、孕期的女性的若营养补充不足很容易引起贫血。对于这样的情况,严重的患者需要进行专业的治疗,如果只是一般性的缺铁性贫血,不严重的话是可以进行饮食调节,通过饮食缓解病情,那么患者在日常的饮食中需要注意什么呢?缺铁性贫血不能吃什么呢?
1、嗜好喝茶?NO!
忌饮茶,尤其是忌饮浓茶,因茶中鞣酸可阻止铁的吸收。?
2、柿子?NO!
柿子中含有鞣酸,遇到含铁的食物可以使铁沉淀,影响铁的吸收,对健康不好,特别是贫血的人。
3、偏食?NO!
纠正不良的饮食习惯,如偏食、素食主义等。
4、脂肪摄入多?NO!
适量脂肪摄入,每日以50克左右为宜。脂肪不可摄入过多,否则会使消化吸收功能降低及抑制造血功能。
缺铁性贫血主要是因为体内铁的储存,不能满足正常红细胞生成的需要而发生的贫血。在我国,缺铁性贫血属于比较常见的症状,常见于发生在女性与婴幼儿身上,虽然说这是一种普遍症状,但是给我们带来的潜在危害还是非常大的,所以患者一定要给以重视,那么缺铁性贫血如何治疗呢?妈网百科来为大家揭开迷惑。
缺铁性贫血西医治疗方法
1、病因治疗应尽可能地去除导致缺铁的病因。单纯的铁剂补充只能使血象恢复。如对原发病忽视,不能使贫血得到彻底的治疗。
2、铁剂的补充铁剂的补充治疗以口服为宜,每天元素铁150~200mg即可。常用的是亚铁制剂(琥珀酸亚铁或富马酸亚铁)。于进餐时或餐后服用,以减少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铁剂忌与茶同服,否则易与茶叶中的鞣酸结合成不溶解的沉淀,不易被吸收。钙盐及镁盐亦可抑制铁的吸收,应避免同时服用。患者服铁剂后,自觉症状可以很快地恢复。网织红细胞一般于服后3~4天上升,7天左右达高峰。血红蛋白于2周后明显上升,1~2个月后达正常水平。在血红蛋白恢复正常后,铁剂治疗仍需继续服用,待血清铁蛋白恢复到50μg/l再停药。如果无法用血清铁蛋白监测,则应在血红蛋白恢复正常后,继续服用铁剂3个月,以补充体内应有的贮存铁量。如果患者对口服铁剂不能耐受,不能吸收或失血速度快须及时补充者,可改用胃肠外给药。常用的是右旋醣酐铁或山梨醇铁肌内注射。
缺铁性贫血中医治疗方法
中医认为,脾虚是本病的关键,故健脾益气生血是主要治法。因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健则气血化源充足。气为血帅,血为气母,血虚伴有不同程度的气虚,故补血不宜单用补血药,而应当配伍补气药,以达到益气生血的目的,并配服含有铁质的药物制剂,其疗效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