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 备孕 怀孕 新生儿 0-1岁 1-3岁 3-6岁

当前位置:起跑线 » 怀孕 » 孕期 » 孕期保健 » 胎盘早剥分类 可分为显性、隐性及混合性早剥

胎盘早剥分类 可分为显性、隐性及混合性早剥

时间:2017-04-26 14:27 作者:小鑫 点击:
导读:胎盘早剥是指在妊娠20周后或是分娩期正常位置的胎盘在胎儿出生前,有部分或全部胎盘从子宫壁剥离,称为胎盘早剥。按照胎盘剥离时的情况不同,可分为三种类型。那么现在我一起去看看胎盘早剥分类的相关问题吧。

  胎盘早剥是指在妊娠20周后或是分娩期正常位置的胎盘在胎儿出生前,有部分或全部胎盘从子宫壁剥离,称为胎盘早剥。按照胎盘剥离时的情况不同,可分为三种类型。那么现在我一起去看看胎盘早剥分类的相关问题吧。

胎盘早剥分类

胎盘早剥分类

  胎盘早剥分类

  根据病理变化、胎盘剥离的面积及胎盘剥离后是否有阴道流血,胎盘早剥可分为显性、隐性及混合性早剥。

  1、显性剥离

  如果胎盘剥离面小,出血量少,出血很快停止,多无明显的临床表现。如果胎盘剥离面扩大,血液冲开胎盘边缘,沿着胎膜与子宫壁之间经宫颈管向外流出,称显性剥离或外出血。

  2、混合性出血

  当内出血量过多时,血液最终冲开胎盘边缘及胎膜而外流,称混合性出血。有时出血穿破羊膜溢入羊水中,形成血性羊水。

  3、隐性剥离

  如果胎盘仍附者于子宫壁上,或胎先露固定于骨盆入口,血液积聚于胎盘与子宫壁之间,称隐性剥离或内出血。

  胎盘早剥的并发症

  1、胎儿宫内死亡

  如胎盘早剥面积大、出血多,胎儿可因缺血缺氧而死亡。

  2、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

  胎盘早剥是妊娠期发生凝血功能障碍最常见的原因,约1/3伴有死胎患者可发生。临床表现为皮肤、黏膜及注射部位出血,阴道出血不凝或凝血块较软,甚至发生血尿、咯血和呕血。一旦发生DIC,病死率较高,应积极预防。

  3、产后出血

  发生子宫胎盘卒中时,子宫肌层收缩受影响致产后出血,经治疗多可好转。若并发DIC,产后出血难以纠正,引起休克,多脏器功能衰竭,脑垂体及肾上腺皮质坏死,导致希恩综合征发生。

  4、急性肾衰竭

  大量出血使肾脏灌注严重受损,导致肾皮质或肾小管缺血坏死,出现急性肾衰竭。胎盘早剥多伴发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慢性高血压、慢性肾脏疾病等,肾血管痉挛也影响肾血流量。

  5、羊水栓塞

  胎盘早剥时羊水可经剥离面开放的子宫血管,进入母血循环,羊水中的有形成分栓塞肺血管,引起肺动脉高压。

胎盘早剥分类

胎盘早剥分类

  胎盘早剥的症状

  根据病情可将胎盘早剥分为3度。

  Ⅰ度:以外出血为主,多见于分娩期,胎盘剥离面积小,常无腹痛或腹痛轻微,贫血体征不明显。腹部检查见子宫软,大小与妊娠周数相符,胎位清楚,胎心率正常,产后检查见胎盘母体面有凝血块及压迹即可诊断。

  Ⅱ度:胎盘剥离面1/3左右,常有突然发生的持续性腹痛、腰酸或腰背痛,疼痛的程度与胎盘后积血多少成正比。无阴道流血或流血量不多,贫血程度与阴道流血量不相符。腹部检查见子宫大于妊娠周数,宫底岁胎盘后血肿增大而升高。胎盘附着处压痛明显,宫缩有间歇,胎位可扪及,胎儿存活。

  Ⅲ度:胎盘剥离面超过胎盘面积1/2,临床表现较Ⅱ度加重。可出现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四肢湿冷、脉搏细致、血压下降等休克症状,且休克程度大多与母血丢失成比例。腹部检查见子宫硬如板状,宫缩间歇时不能松弛,胎位扪不清,胎心消失。如无凝血功能障碍属Ⅲa,有凝血功能障碍者属Ⅲb。

  胎盘早剥的预防

  1、定期产检:妊娠期有高血压疾病、慢性高血压、肾脏疾病的孕妇,需加强妊娠期管理,定期产检,若有异常症状出现需及早就医。

  2、适当运动:妊娠晚期或分娩期,孕妇应做适量的运动,避免长时间仰卧,还要注意避免腹部外伤。

  3、医护处理:若孕妇需行人工破膜,应在宫缩间歇期进行;羊膜腔穿刺应在B型超声引导下进行,以免误穿胎盘等。

关键字:胎盘早剥

内容导航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