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 备孕 怀孕 新生儿 0-1岁 1-3岁 3-6岁

当前位置:起跑线 » 怀孕 » 孕期 » 孕期保健 » 胎盘植入的预防措施 从这四个方面抓起

胎盘植入的预防措施 从这四个方面抓起

时间:2016-10-22 12:46 作者:小鑫 点击:
导读:人流手术史、清宫史、剖宫产、既往胎盘植入或前置胎盘病史者、经产妇、妊娠年龄≥35岁的初产妇等,发生胎盘植入的比例显然要高得多,所以女性在怀孕前,一定要注意保护子宫,才能有效预防胎盘植入。那么,胎盘植入的预防措施有哪些?下面就让小编来详细解答这方面的知识

  人流手术史、清宫史、剖宫产、既往胎盘植入或前置胎盘病史者、经产妇、妊娠年龄≥35岁的初产妇等,发生胎盘植入的比例显然要高得多,所以女性在怀孕前,一定要注意保护子宫,才能有效预防胎盘植入。那么,胎盘植入的预防措施有哪些?下面就让小编来详细解答这方面的知识。

胎盘植入的预防措施

  胎盘植入的预防措施

  1、性生活一定要注意避孕,多次人流肯定会损伤子宫内膜,子宫内营养不良,女性应尽量避免意外怀孕,不做或少做人工流产。

  2、怀孕前不要做子宫性的手术,比如子宫肌瘤剔除,宫腔镜手术等。

  3、子宫有病变的女性,怀孕时要密切注意,比如患子宫腺肌病时,孕卵可能通过某种途径种植在异位于子宫肌层的子宫内膜上,随着妊娠月份的增加,为了满足妊胎生长发育所需营养,绒毛就必须向周边扩展、侵入子宫肌层。

  4、尽量避免做剖宫产。有些产妇因为怕痛或信心不足等原因,在第二次怀孕前有过剖宫产史,切口处的子宫内膜遭到破坏,胎盘植入子宫下段并侵犯膀胱。

  胎盘植入的危害

  胎盘植入是产科凶险的并发症,无论妊娠或产时、产后均不易确诊,一旦发病致严重产后出血,如不及时,会危及产妇生命。

  1、产后大出血:胎盘植入在产前可以用B超查出,但很难确诊,只有到胎儿分娩出后胎盘剥离出现困难时才能确认,多会出现产后大出血症状,如果不能积极止血,将会出现休克,甚至死亡的情况。

  2、切除子宫:如果大出血严重,并且剥离胎盘困难,那么医生将会采取切除子宫的手段来挽救产妇生命,那就预示着患者再无生育能力。

胎盘植入的预防措施

  胎盘植入的原因

  胎盘植入常见于子宫内膜创伤性或炎性损伤、瘢痕形成之后,所以人工流产、引产、剖宫产经产妇、产褥感染、前置胎盘、高龄被认为是导致胎盘植入的高危因素。

  1、目前认为人流术和剖宫产术是导致胎盘植入的重要原因。多次人流或宫腔操作会引起子宫肌层及内膜损伤,使血供减少,造成蜕膜发育缺陷,而使胎盘植入穿透子宫肌肉层。

  2、其次产褥感染、前置胎盘、高龄也是被认为是导致胎盘植入的高危因素。

  所以女性在怀孕前,一定要注意保护子宫。性生活应注意避孕,尽量不要做人工流产,孕前应尽量少做子宫性手术。

  胎盘植入的治疗

  一旦高度怀疑胎盘植入的情况时,孕妇应到有加护病房及具备血库的大医院分娩,与医生配合,做好准备,在选定时间剖腹产,出血量可能很多,如果胎盘植入情况太严重,可能要做子宫切除。

胎盘植入的预防措施

  胎盘植入病情比较凶险,子宫切除是治疗胎盘植入的主要方法,但对于那些出血不多、植入面积小、有保留子宫愿望的产妇,保守性治疗也是一项有效的方法。

  1、手术治疗——子宫切除

  胎盘植入发病凶险,所以胎盘植入面积大、植入深、发生大出血时应果断的采取子宫切除术。

  2、保守性手术——保留子宫

  如果患者胎盘属于浅层植入且出血不多,可以根据胎盘植入的面积大小、深浅,用肠线“8”字结扎缝合出血点,结扎双侧子宫动脉,局部热盐水纱布压迫和电灼等措施保守治疗。

  3、药物保守治疗

  药物治疗对出血少、无感染、想保留子宫的患者是一项有效措施。医生会酌情使用米非司酮等药物制剂,能抑制绒毛增殖,诱发绒毛凋亡,有利于胎盘剥脱。

关键字:胎盘植入

内容导航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