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 备孕 怀孕 新生儿 0-1岁 1-3岁 3-6岁

当前位置:起跑线 » 早教 » 5-7岁 » 怎样教育任性的孩子 小编来支支招

怎样教育任性的孩子 小编来支支招

时间:2016-09-18 10:23 作者:秩名 点击:
导读:任性绝非是孩子天生的毛病, 兴趣、性格、能力,还有自我意识等组织而成的个性。幼儿时期的孩子在不同场合、不同情景心理结构成分开始发展,特别是性格、能力等个性心理特 征和自我意识已经初步发展起来,对于不同事物都持有探索及敏锐好奇心。

 

怎样教育任性的孩子

图片来源于华盖

  父母们时常抱怨为什么孩子脾气怪,犟得很,长的像谁啊?不让他做的事偏要做,要不就哭啊,闹啊……这些是否成立孩子任性行为呢? 孩子生下来犹如一张白纸,孩子任性的确很常见,但并非天生,主要是生活中细节、后天发展和教育所引致的。

  《布奇乐乐园》故事《我不要变成小魔怪》里的阿迪,就是一个很聪明,但同时也很任性的孩子。在和小伙伴的交往中,他总是坚持自己的想法,不听别人的劝说。例如,他任性地给花浇水,任性地抢小米的秋千,又任性地摘魔法爷爷的大铃铛……后来,在魔法爷爷的指点下,阿迪终于发现,自己在任性的时候会变成一个又凶又丑的小魔怪,小伙伴们都不愿意和他玩。于是,他开始学着不那么任性,学着变回聪明又可爱的阿迪。

  家长需保持冷静态度对待孩子的任性,理解孩子的心理效应思维拓展,充当孩子的“魔法爷爷”,克服小孩子任性脾气。孩子天生就怀有好奇心、模仿性,生活上常有这样的实事。

  生活中或亲人当中有人任性行为,孩子曾不止一次亲眼看到任性的表现,而且可能得到了不错的结果。于是孩子就会模仿,学着表现任性。比如,许多亲友一起庆祝节日或外出旅游,其中有一个孩子在大人面前有任性的行为,而孩子的家长不但没有教育他,反而迁就他,满足他的某种要求。这对其他孩子起了一个反面教员的作用。有的是非不明的孩子,遇到适合的机会,就会模仿他的样子,如有生活中大人也任性,耍脾气,孩子同样会模仿。爸爸、妈妈,任何一方有明显的任性行为、耍脾气行为都会直接影响孩子行为。

  部分孩子任性行为,是家长一味惯出来的毛病。孩子小的时候,常常有不合乎常理的要求,家长觉得孩子小,不懂事,就迁就他,几次下来,孩子形成了习惯心理和行为定势。比如,有的孩子偏食现象很严重,只吃自己喜欢的,别的一概不吃,家长怎么说也不行。这种任性的表现,就是以往迁就的结果。

  有的家长对孩子要求过于严格,孩子难以实行,产生逆反心理和抵抗行为,久而久之,变得任性不可为。还有的家长不尊重孩子,动不动就贬斥孩子,甚至在外人面前也随意责备,孩子为了保全自己的面子,产生任性对抗行为。孩子长大了太任性,一点好处没有。在家里,不听父母长辈的话,我想怎样就怎样;在学校太任性,会成为不受欢迎的人,身心不可能健康发展。怎样使孩子由任性变得不任性呢?

怎样教育任性的孩子

图片来源于华盖

  以上所描述范例,第一种如果是父母以外的人的影响,重点在分清是非,让孩子对任性产生一种讨厌的心理,不去模仿。如果是父母自身一方有任性行为,则应认真反思,坦诚地与孩子交流,承认自己的行为不对,教育孩子不要学。而且请孩子监督自己,帮助自己克服任性的毛病。

  如果是第二种原因,家长要端正自己的教育思想,矫正自己的迁就行为。一方面教育孩子认识任性的害处,有实例说明任性会使人做错事,会碰壁,在集体中会成为不受欢迎的人,最终影响进步。另一方面,要向孩子承认自己的责任,无原则的迁就是不对的,孩子任性,自己应负主要责任。在此基础上,和孩子一起讨论,怎样克服任性,来个约法三章。比如,父母给孩子提出某种要求,先讲清道理,为什么这样要求;孩子不同意父母的意见,有自己的主张,也必须说明理由。如果双方有矛盾,就充分讨论,还可以请其他长辈、老师发表看法。

  如果是第三种原因,家长要在端正教育思想的同时,坚决改变过于苛求和伤害孩子的行为,要宽严适度,保护孩子的自尊。创造民主气氛,多给孩子讲话的机会。

  其实,任性就是不讲理。在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突出了讲解的过程,任性就会改变。切记不可以任性对任性

  教育锦囊    

  拥抱:可使孩子感受到,虽然他做了错事,父母还是爱他的,使孩子对父母不产生抵触情绪。

  对视:可让孩子从父母的眼神中,感受到父母对他的爱,和对他任性的不喜欢。

  谈话:要简短明了,使孩子在保持自尊心的前提下,明白自己错在哪里,今后该怎么做。

关键字:孩子教育

内容导航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