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 备孕 怀孕 新生儿 0-1岁 1-3岁 3-6岁

1-3岁宝宝疾病

当前位置:起跑线 » 百科 » 1-3岁 » 1-3岁宝宝疾病 »

宝宝的抵抗力都比较低,一不小心就会生病,感冒发烧咳嗽是常事。但对于爸妈来说,宝宝发烧了就是大事情,如果宝宝扁桃体发炎引起发烧该怎么办呢?

扁桃体发炎可以抗生素和抗病毒药物同时服用。体温超过38.5摄氏度的话可以使用物理手段、退烧药或者使用药物降温使体温降低。如不减轻,可做青霉素皮试,皮试阴性可静滴青霉素。另外,如果是宝宝扁桃体发炎引起发烧,一般建议先使用物理方法来帮助宝宝降低体温。

1、体温37.5-38℃为低热,38-39℃为中热,39℃以上为高热。低热或中热有利于宝宝成长发育。发热是身体对病毒或细菌入侵所产生的一种反应。这种反应有利于歼灭入侵的病毒和细菌,从而有利于宝宝的正常成长发育。

2、不到高热不用药。体温达到39度以上就必须用药,而且刻不容缓。高热持续过久,可使身体的许多重要功能失调;由于氧气和营养素消耗大而加重心脏血管的负担;大脑兴奋过度而导致高热惊厥或过度抑制而引起昏睡;消化功能紊乱;抵抗力减弱,合并肺炎等。

3、退热药副作用大,非万不得已不用。无论是扑热息痛、复方阿司匹林(APC),还是其它五花八门的退热药,都离不开由阿司匹林、咖啡因、非那西汀来合成。因此,退热药都有较大的副作用:刺激胃粘膜,破坏食欲,使胃溃疡加重甚至出血,引起胃肠长期少量出血并由此而导致缺铁性贫血;引发血液疾病;损害肝脏和肾脏;严重过敏反应者,表现为剥脱性皮炎合并肝肾中毒而致死。

4、降低室温(夏季)、脱去过多的衣服、确保宝宝处于凉爽(但不寒冷)通风环境中。过去主张酌情采用物理、药物降温,但不主张传统的在高热时应用冷、温水或酒精擦浴的降温方法,研究证明这种方法违反了生理机制。

5、宝宝高热,父母不必愈来愈紧张,只要按照上述各种建议,观察宝宝活动力、补充水分、必要时适度退热。体温越高,使用退热药的剂量越小,以免快速过分退热引起虚脱。要及时带宝宝就医。

查看详情

什么是风寒咳嗽?风寒咳嗽是中医病证名,为外感咳嗽的一个临床证型。当机体受到风与寒相结合的病邪袭击而累及肺脏时,引起肺气不能宣畅,于是引起咳嗽。临床可见咳嗽频作,鼻流清涕,发热,头胀头痛,四肢酸痛等症状。

而在西医学上,就不存在风寒咳嗽的概念。西医认为,咳嗽是人体保护性呼吸反射性动作,但是长期咳嗽可导致呼吸道红肿出血。

查看详情

1、3-6个月婴儿:

在枕骨、顶骨中央处的骨骼,出现类似乒乓球样的弹性感觉,称为颅骨软化。

2、1岁左右的儿童:

如果患有佝偻病,额、顶部对称性的颅骨圆突,称为方颅,胸部则可见到肋骨与肋软骨交界处膨大如珠,称为肋串珠,并可出现胸廓畸形如胸骨前突呈鸡胸和肋缘的外翻。由于四肢和背部肌肉的无力,孩子的坐、立和走路都晚于健康的孩子,且容易跌跤。

3、大于1岁的儿童:

前囟门过大而且闭合延迟(正常婴儿一般在18个月左右即可闭合),走路可出现两下肢向内或向外弯曲的畸形呈0型腿或X型腿。此外,孩子的出牙也延迟,且容易发生蛀牙。

查看详情

流行性感冒病毒属于正黏病毒科,是一种有包膜的RNA病毒,外观形态呈直径80~100nm的球状或长达数千纳米的丝状。病毒由包膜和核壳体构成。人流感病毒分为甲(A)、乙(B)、丙(C)三型,是流行性感冒(流感)的病原体。它会造成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并借由空气迅速的传播,在世界各地常会有周期性的大流行。

根据病毒核蛋白(NP)和膜蛋白(MP)抗原性不同,将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三型;按照HA和NA抗原的不同又将同型病毒分为若干亚型。亚型划分是根据基因分析和琼脂免疫双扩散的结果。至今甲型流感病毒已发现的血凝素有15个亚型(H1~15),神经氨酸酶有9个亚型(N1~9),与人有关的主要有甲1(H1N1)、甲2(H2N2)、甲3(H3N2)和乙型。

传染途径:患者为主要传染源,尤以轻型患者及隐性感染者起重要作用,因其不易被发现活动范围又广。健康带病毒者排病毒少而短暂,故在传播疾病上起作用不大潜伏期末已可从患者呼吸道发泌物排出病毒,经飞沫由人到人直接传染。在起病3日内传染性最强 热退或一周后大多不再排病毒。飞沫污染手、用具衣物等也可发生间接传播,但因流感病毒在空气中存活不超过30分钟,故传播机会不多 现已从抗原上证实动物(猪、马、鸟)流感病毒与人类流感病毒属同源故动物流感可传至人群,但大多在流行初期作为启动因素或远距离传播上起一定作用。

 

查看详情

肺炎(pneumonia)系由不同病原体或替他因素引起的肺部炎症。以发热、咳嗽、气促、呼吸困难及肺部固定的湿啰音为共同临床表现。是小儿科的常见疾病之一。肺炎的病原微生物为细菌和病毒,病原体常由呼吸道侵入,少数经血行入肺。

孩子刚出生时就易患有肺炎,一般多在产前、产时引起。产前的胎儿生活在布满羊水的子宫里,发生缺氧(如脐带绕颈、胎心改变、胎动异常),就会发生呼吸运动而吸入羊水,引起吸入性肺炎;假如早破水、产程延长,或在分娩过程中,吸入细菌污染的羊水或产道分泌物,易引起细菌性肺炎;假如羊水被胎粪污染,吸入肺内会引起胎粪吸入性肺炎。

另一种就是新生儿感染性肺炎。如孩子接触的人中有带菌者(比如感冒),孩子很轻易受到传染引起肺炎;新生儿因败血症或脐炎、肠炎,通过血液循环感染肺炎,这种感染可以由细菌引起;日龄稍大一点的新生儿,肺炎也可由病毒及其他微生物引起。

目前对肺炎的分类,一般采用病理形态、病原体、病程及病情程度四种方法:

1、病理分类:大叶肺炎、支气管肺炎(小叶肺炎)、间质性肺炎和毛细支气管炎。

2、病原体分类:细菌性肺炎、病毒性肺炎、真菌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立克次氏体性肺炎、原虫性肺炎和吸入性肺炎。

3、病程分类:急性肺炎(1个月内)、迁延性肺炎(1-3个月)和慢性肺炎(3个月以上)。

4、病情分类

轻症:病情轻,除呼吸系统外,其它系统仅有轻微受累,全身无中毒症状不明显。

重症:病情重,除呼吸系统受累严重外,其他系统亦受累,全身中毒症状明显。

查看详情

孩子得了过敏性湿疹,爸爸妈妈当然都会着急心疼,这里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小儿过敏性湿疹的治疗,一般可以服用糖浆或者涂抹外部用药,也可以尝试中药疗法噢!

1、内治法:

服用非那根糖浆或苯海拉明糖浆,也可与复方维生素B糖浆、维生素C等一起服用。

具体做法是,0.2%苯海拉明糖浆1-2毫克/公斤体重/日分3-4次口服。或用扑尔敏0.35毫克/公斤体重/日,分3-4次口服。

2、外部用药:

局部可搽2.5%地塞米松冷霜、氧化锌糊剂,冬季可加用10%鱼肝软膏或50%甘油。

如果皮肤损害表现为化脓发炎,应使用红霉素眼膏或其它抗生素软膏。在使用时要搽得薄一些,每天搽3次为宜。

糜烂渗出者可外用3%硼酸溶液湿敷再外搽氧化锌油,渗液减少时外涂硼锌糊,每天2-3次

干燥型者可外搽2-5%黑豆馏油或煤焦油软膏或涂可的松肤轻松软膏,每日2-3次。

3、中药治疗

(1)黄柏面30克,寒水石面15克,青黛面3克。将药物用香油调涂患处,每日搽2次。

(2)黄连30克,枯矾15克。将药物共研细末加凡士林适量,配成软膏外涂患处。

(3)地骨皮30克,鲜女贞叶60克,川黄柏15克,青黛30克,生大黄30克,松花粉30克,枯矾9克。将前鲜女贞叶及地骨皮煎汤,放至温热后洗患处,洗后用毛巾吸干水分,将后面5味药共研成的极细粉搽患处。每日早、晚各1次,连续使用3-5天可治愈。  中药治疗奶癣——方二:

(4)生大黄12克,川连12克,黄柏12克,苦参12克,苍耳子12克。将药物加水煎汤,外洗患处。每日3次,每次15分钟。若渗出液量多,可加枯矾15克。

(5)茶叶末30克。将药物加水煎汤,趁热外洗患处。之后用药物敷患处。每日2-3次。适用于皮肤褶皱出现红肿溃烂的湿疹

(6)僵蚕适量。去嘴研磨,加水煎汤,外洗患处。1日1次或2日1次。可给湿疹患儿服用非那根糖浆或苯海拉明糖浆,也可与复方维生素B糖浆、维生素C等一起服用。局部可搽2.5%地塞米松冷霜、氧化锌糊剂,冬季可加用10%鱼肝软膏或50%甘油。如果皮肤损害表现为化脓发炎,应使用红霉素眼膏或其它抗生素软膏。在使用时要搽得薄一些,每天搽3次为宜。

查看详情

相关知识点

索引
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