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 备孕 怀孕 新生儿 0-1岁 1-3岁 3-6岁

当前位置:起跑线 » 育儿知识 » 1-3岁 » 1-3岁疾病 » 小孩尿频是怎么回事 5大影响因素

小孩尿频是怎么回事 5大影响因素

时间:2016-07-04 14:10 作者:小鑫 点击:
导读:小孩没过多久就又喊着要尿尿,但是每次又尿得不多,这种现象难免会让父母感到担心,害怕孩子是不是患上了什么病症。于是有些父母便会赶紧带孩子去泌尿科检查。其实,父母担心在所难免,但也不必过于小题大做,孩子的膀胱小,尿量相对较多,故小便次数也较多。若排尿次数

  小孩没过多久就又喊着要尿尿,但是每次又尿得不多,这种现象难免会让父母感到担心,害怕孩子是不是患上了什么病症。于是有些父母便会赶紧带孩子去泌尿科检查。其实,父母担心在所难免,但也不必过于小题大做,孩子的膀胱小,尿量相对较多,故小便次数也较多。若排尿次数过多,超过正常范围时,才可基本判断为尿频。那么小孩尿频是怎么回事?跟育儿小编来一起了解一下这些知识吧。

小孩尿频是怎么回事

图片来源于华盖

●小孩尿频原因

  病理尿频:

  病理性尿频可能是患有感染、结石、肿瘤或存在异物,以尿路感染为多。小孩尿路感染以后,每次尿量不多,但排尿次数却明显增加,并可有尿急、尿痛等症状。由于疼,孩子排尿时往往哭闹。此外,患了尿路感染后,通常伴有全身症状。如体温增高、食欲减退、呕吐等等。做尿常规检验可帮助诊断。治疗时要多给孩子饮水,让他们休息好。

  生理尿频:

  生理性尿频除了饮水过多、天气寒冷、裤子不合身等生活因素外,最常见的当属精神性尿频。短时的尿频往往与孩子希望引起父母注意有关。许多年轻的父母都有这方面的经验:当大人聊天聊得正起劲时,孩子会不时地高喊:“妈妈(爸爸)我要尿尿!”这种尿频一般是暂时的,当父母带孩子上厕所而中断谈话后,尿频自然消失。但如果家长对孩子关注不够,使得孩子总将尿尿做为寻求注意的“王牌”,就可能落下习惯性精神性尿频的毛病,此时再纠正就很难。导下应用抗生素等药物。

●小孩尿频影响因素

  一、尿道因素:如单纯排尿次数增多而每次尿量不多,尿时无痛苦表情,也无其他症状,首先要考虑局部因素,如尿道口发炎,包皮过长,或蛲虫刺激阴部等。

  二、饮食因素:如排尿次数增多而同时每次尿量也多,又而有其他不适表现时,首先要注意是否喝水太多,尤其是喜欢喝糖水的小儿多发生这种情况。

  三、神经性因素:因小儿还未发育成熟,有些功能还未健全,如果幼儿膀胱逼尿肌发育不良,神经不健全,也可发生白天点滴性多尿,可达20—30次,但是夜间排尿正常,多有反复发作趋势,到医院检查,尿化验检查也多是正常的。

  四、泌尿道炎症:尿检,查显微镜下可查到脓细胞或大量白细胞,严重时伴有全身感染中毒症状,需抗菌素治疗。

  五、其它全身性疾病:如尿频伴尿量多,同时有口渴多饮、多食而且消瘦的情况,应注意检查尿液,如尿内含糖则应考虑糖尿病的可能性,如尿内无糖而比重低时则应考虑是否患上了尿崩症。

  另外,小儿尿频与季节因素也有关系,如冬季多尿就是正常现象。

小孩尿频是怎么回事

图片来源于华盖

●小孩尿频怎么办

  小孩尿频怎么办?首先,父母须仔细观察初步确认病症,但最终确诊有时需做一些检查才能得出。

  最重要的是观察尿频时是否伴尿量增加,往往小孩排尿过多,但尿量也较多时,这绝大多数为生理性原因所致。

  除尿频症状外,是否伴有其他症状,如发热、尿急、尿痛,小便的颜色是否混浊、尿色改变。

  另外,要观察小孩尿频的持续时间,与精神因素、与饮食是否有关,服药情况,是否患有其他疾病(如糖尿病)等。

●小孩尿频防治护理

  尿频应该针对病因进行防治,如果炎症引起,以抗感染为主;因蛲虫所致给予驱虫;包皮过长可行手术等。

  对由于尿量增加而引起的生理性尿频者,只要控制其引起尿量增加的食物摄入,完全能预防其发生。例如高糖饮料导致的尿频,父母可鼓励小孩多喝白开水,少喝饮料,症状很快可以缓解乃至消除。

  而对于情绪易紧张的小孩,父母应尽可能地避免训斥、辱骂小孩,减少小孩精神紧张因素,即使小孩产生尿频,父母应想办法分散小孩对排尿的注意力。

  面对神经性尿频的小孩,具体怎么做呢?父母首先不要过分关注或训斥,要鼓励小孩将两次排尿间隙的时间尽可能延长,并记录每天两次排尿间隙的最长时间,如有进步,可适当给予奖励。

  其次,要反复告诉小孩,他是健康的,尿频症状会很快改善。消除不良心理因素,并鼓励小孩说出心中的烦恼。

关键字:尿频

内容导航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