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 备孕 怀孕 新生儿 0-1岁 1-3岁 3-6岁

当前位置:起跑线 » 新闻 » 热点事件 » 如何让孩子谈定接受拒绝和挫折

如何让孩子谈定接受拒绝和挫折

时间:2015-05-13 09:26 作者:起跑线 点击:
导读:让孩子谈定接受拒绝和挫折。
    看到这个题目,熟悉我的朋友会笑喷了:你在开玩笑吧?!

    我仅仅是半开玩笑。还有严肃的那一半,就是在替广大家长发出内心的呼声!

    我与家长工作15年,接受过各种提问,提供过多次咨询。根据来访/来信家长的描述,我塑造出一个大家心目中理想的完美儿童形象,在各地“无条件养育”大型讲座上,和念妈一起,给观众们表演这个孩子。

    其中一个桥段就是当面临拒绝和挫折时,这个孩子的表现:

    孩子:妈妈,我要买这个玩具。

    妈妈:不行,妈妈认为不应该给你买,因为你已经有好几件同样的玩具了。

    孩子:好的妈妈,我爽快而毫无怨言地接受您的拒绝!

    每当表演至此,都会引起哄堂大笑,观众们一致反应:这是不真实的,没有孩子会这样。真实的孩子会生气、会哭闹,不会马上顺从。

    但这却又是众多家长内心的企盼,甚至明确的要求:我拒绝了你,你就应该乖乖接受,不应该跟我闹!

    按理说,拒绝了孩子,就应该允许人家不爽、生气、甚至哭闹,毕竟是被拒绝了吗!别说孩子了,就连饱经风霜的成年人,被拒绝时,也多少会感觉有些郁闷吧?也有人会生气呢。

    要是受不了孩子哭闹,那就只能答应他、满足他此刻的要求。也就是说,这个选择题很简单:说NO,就允许他闹;不要他闹,就只能说YES。

    对孩子的愿望说NO,又不允许他因愿望未能达成而表达不满情绪 …这可以说是蛮不讲理了吧?

    只是,很多家长面对孩子哭闹时,感觉很烦恼。一方面,孩子哭,让他们心疼,继而又怀疑自己这样拒绝孩子,是否伤害了他?但是,如果答应孩子的要求,又令他们怀疑是否在溺爱孩子?另一方面,某些流传的理论让他们认为,孩子是用哭来“要挟”家长;或者,孩子受到拒绝就哭,属于受挫能力不够强、情商不够高。

    所以,最理想的状态就是:孩子乖乖地接受拒绝和挫折。

    为了制止孩子的哭闹,市面上也流行了不少招数,较常见者之一,就是“冷处理”:“你哭吧,我走开,等你哭够了再说。”这会令孩子产生深深的被嫌弃、被遗弃的感觉。

    这里给大家提供另外一种处理方式:孩子受挫时产生情绪是正常的,并不是在故意为难父母,而是需要父母的帮助。父母此时能够提供的最好帮助,就是“PET父母效能训练”提出的“积极倾听”这一技巧。

    倾听让孩子感到自己的情绪被接纳,他的情绪温度会自然下降,内心力量则油然而升,无需父母“引导”和说教,孩子就能够自行走出当下的心理困境。

    倾听有没有公式呢?有,就是“事实+感受”。将孩子所经历的事实,加上孩子此刻的感受,不予评判,如实地反馈给孩子,让孩子感觉被理解、被认可、被接纳。

    以下是根据实际案例整理出的对话:

    孩子:妈妈,我要买这个玩具!

    妈妈:哦,妈妈不能同意,因为同样的玩具你已经有好几件了。【或者陈述其他理由】

    孩子:不么!我就要这个玩具!【情绪温度升高】

    妈妈:你非常想要这个玩具。【倾听】

    孩子:对呀!这个颜色的我还没有呢!给我买吧!【洋葱皮剥下一层:要这个玩具是有正当理由的——人家还没有这个颜色呢!】

    妈妈:你想买,是因为家里还没有这个颜色的。【倾听】

    孩子:没错儿!给我买吧,好妈妈,求你了!

    妈妈:你觉得求妈妈,妈妈就会答应你。【倾听,解码孩子的感受】

    孩子:是啊!买吧妈妈!

    妈妈:妈妈觉得很为难——妈妈实在是不想给你买,因为你的玩具太多了,虽然还没有这个颜色的,但看到一个新颜色就买,妈妈的钱包也受不了哦!【发“我信息”表明内心真实的感受和想法,言简意赅,不要长篇大道理。】

    孩子:啊啊啊!!!我就要就要就要!!!【情绪温度再次上升】

    妈妈:妈妈不给你买玩具,你很难过。【根据孩子的实际情绪,也可以说“失望、生气、沮丧、郁闷”等等。这里运用的是“换挡倾听”,也就是说,在家长表达自己的不同意见之后,随时准备好倾听和接纳孩子的抵触情绪。】

    孩子:呜呜呜!!!你是坏妈妈!!!

    妈妈:不给你买玩具的妈妈就是坏妈妈。【这是孩子的真实感受,不要听到这样的话就感觉颜面扫地、火冒三丈。】

    孩子:呜呜呜!!!我要!!!

    妈妈:恩。【接纳的态度,此处无须多言】

    孩子:为什么你想买什么就买什么!我想买个玩具你就不同意!【洋葱皮又剥下来一层】

    妈妈:你觉得妈妈在买东西方面比你有更多的自由。【解码孩子语言背后的感受】

    孩子:就是的!为什么呀!

    妈妈:这在你看来是难以理解的。【解码孩子的感受,无须解释“为什么”,否则又是在扔绊脚石,让孩子情绪温度更加高升。】

    孩子:坏妈妈!!!我讨厌你!!!

    妈妈:恩。【也可以说:你对妈妈很不满。】

    【这里孩子的情绪温度已经没有那么高,只是还有些难过,也在慢慢接受今天不买玩具的事实了。妈妈此刻需要做的,就是爱的沉默陪伴。】

    孩子:那,给我买个冰激凌吧。【孩子脱离了问题区,提出了解决方案。这个方案因孩而异,比如后边转转妈的案例,孩子提出“长大后再买”。】

    在纸面上阅读案例对话,没有实际看到和听到更有效用。我建议读者们找一个朋友,两人互相表演一下。一个人代入孩子,另外一个人代入妈妈,然后互换,体验一下这样的对话,会给孩子带来如何的感受?

    也可以先试一试其他常见的回应,体会一下诸如斥责(“别闹了!不就一个玩具吗?有什么可闹的?”)、否认(“这玩具有什么好玩儿的?”)、讲道理(“不能老这样见什么买什么,你都被惯坏了!”)、劝慰(“好了好了别哭了,回头妈妈给你xxx”)、赞扬(“妈妈知道你是最懂事的孩子!”)、提建议(“咱们看电影去吧?”)、求拥抱(“妈妈现在需要一个拥抱”)等等,会在孩子内心引发什么样的反应?

    有没有孩子用哭来“要挟”家长的时候呢?的确有,那就是以前孩子曾经经历过,只要哭得够惨、够长时间,妈妈就会妥协。若想打破这样的惯性动力结构,家长首先需要自己内心做出坚确的决定(不买),而后倾听和接纳孩子的感受,可能需要更长时间的倾听和陪伴。

    同时,我们也需要深深地自省:为什么不忍心拒绝孩子、更怕孩子哭闹?也许是因为孩子勾起了我们被拒绝时的沮丧、伤心与挫败的痛苦回忆。这种情绪如此沉重以至于不愿面对,正是因为它在我们的童年没有被真正地理解、接纳和照顾,而是被忽略、被否定甚至被镇压了。如果我们在面对孩子的情绪时,能学会“允许”这个动作,那么对孩子来说,被拒绝这件事,就会慢慢变得不是那么无法接受,同时也相信自己有能力化解负面情绪。
关键字:

内容导航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