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 备孕 怀孕 新生儿 0-1岁 1-3岁 3-6岁

当前位置:起跑线 » 新闻 » 热点事件 » 孩子胆小怕生也许是分离焦虑

孩子胆小怕生也许是分离焦虑

时间:2015-05-09 09:37 作者:起跑线 点击:
导读:孩子胆小怕生也许是分离焦虑。
    好像突然有一天,孩子总是粘着自己不放手,看到陌生人就躲在自己身后抱大腿,眼睛会一直搜寻妈妈或主要照顾者,看到的时候,就高兴得手舞足蹈,但只要妈妈一离开,哪怕是洗澡或者上个厕所,就开始放声大哭,拒绝其他任何人的安抚,让自己不得不手忙脚乱,回到他身边。

    这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呢?为什么宝宝突然离不开自己了?而周围的人一看到这种情景就会七嘴八舌地说,“你孩子好胆小啊!”“怎么那么怕生呢!”“你们肯定是没有教好,他才会那么怯懦”……

    是不是觉得很委屈?是不是也有些怀疑自己?是不是也很担心孩子会不会真的很胆小,懦弱,内向?这些标签似乎都在指向着家庭和孩子的关系发育不健康。但研究所君要在这里给这个现象正名,这其实是每个婴幼儿,是的,每个婴幼儿,都必然会经历的一个阶段:分离焦虑。

    何为分离焦虑?

    分离焦虑是指当婴幼儿离开家里或离开所依附对象(比如父母亲)时,会产生过度的焦虑。香港养和医院儿科医生卢忠启介绍说,婴儿的分离焦虑的情绪产生开始于六个月。六个月前的宝宝所呈现出来的情绪比较单纯,较好安抚,哭泣的时候也容易逗弄和转移注意力。但到了六个月以后,婴儿开始和主要照顾者建立亲密关系和安全感,而在大约七八个月开始,婴儿也逐步学会表达,熟人和陌生人,熟悉的环境和陌生的环境的分辨能力的加强,也让孩子产生对熟悉的依赖感覺,但由于宝宝大脑并未完全成熟,没有“物体恒存”的概念,因此就会以为消失的人事物就再也见不到了。

    因此,分离焦虑几乎是婴儿成长阶段不可避免的现象。但症状可大可小,有时候甚至还没有被察觉,这视乎当时的家庭,人际关系,环境变化的时机等因素综合决定。此外,虽然从六个月开始婴儿已经能分辨陌生人,但分离焦虑的高峰期是一至两岁。具备一定量的表达能力,但语言理解能力还不强,对于抽象概念也不太能理解,以为分离就再也无法见面,这些是失落,伤心,害怕,哭泣等状况的源头。

    原上海市儿童保健所儿科医生余海研,即微博达人@虾米妈咪补充指出,亲子依恋关系不明确的宝宝,如小婴儿时就生活在孤儿院,多数不会经历分离焦虑,此外,性格温顺的宝宝分离焦虑的时间或较短,程度也不深,家长可能尚未察觉便已经顺利过度。

    所以,有分离焦虑,是不是也许也不是一件坏事呢?但更关键的是,我们可以怎么样帮助自己宝宝预防和过渡呢?

    第一步,从小建立宝宝的安全感

    这个安全感首先是主要照顾者和婴儿的安全感关系。包括和孩子的目光交流,对视,说话,以及对孩子哭闹的回应,需求的满足等都是一种安全感的建立,让宝宝意识到自己被照顾着,不舒服会有人回应和安抚。

    其次得建立婴儿和不同人群的安全感关系。即便婴儿还小,比如三四个月,都可以让婴儿多多出去接触不同的人群,比如爷爷奶奶,亲戚朋友,还有邻居家庭,台湾辅仁大学儿童与家庭学系附设托儿所资深教师杨慧美介绍说,可以妈妈试着先和他人打招呼,再拉起宝宝的手向别人问好,这样无形中孩子对打招呼这事情就不那么抗拒,也会比较接受陌生人的靠近。

    第二步,建立安全的分离和重逢仪式

    哪怕孩子还只是小婴儿,父母应该避免趁孩子专心做其他事情偷偷溜出去,或者随口说过会就回来,其实是出门一整天。父母应该先收拾好自己的心情,首先得和孩子提前预演,可以在起床后(因为婴儿记忆力不长)告诉孩子等吃完早饭父母要出去多久,等到要出门前再重复一次,不能把负面情绪带给孩子,也不能把舍不得的心情表现出来,要坦然和自然,安定孩子的心情,并且给予他信心,父母会在约定时间内回来。杨慧美还介绍了一种模拟的方式,就是设计一个专属于分别时刻的“分别和重逢”的方式:比如可以在离开的时候有个特定的动作,和回来的时候给孩子一个特定的仪式,让孩子知道“当妈妈摸我额头的时候就是要出门,等她回来她会抱抱我”,或者是可以拿他喜爱的玩偶,递给他,告诉孩子:“玩偶先在家陪你,妈妈等外面天黑了就回来。”

    遵守约定的时间,以及表情自然平静都孩子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是建立彼此信任感的重要方式,千万不要因为小失误破坏了父母在宝宝心中的信任感,否则对于婴幼儿来说,分离焦虑的情形只会越来越严重。

    对于大的分离发生之前,父母可以在家里和宝宝预演,比如从分离几分钟,到十几分钟,到几小时,这样会让宝宝熟悉这个模式和步骤,那么对于接下来真正的分离,能一定程度地减轻孩子的分离焦虑。

    第三步,父母要帮助孩子踏出和陌生人熟悉的步伐

    杨慧美介绍了几个日常游戏以供学习。第一个是玩偶互动。父母可以从简单的互动开始,离乳在家玩的时候,拿孩子熟悉的玩偶扮演陌生人,练习打招呼和互动,或者是借着讲故事看绘本的时候,以书中人物的互动为例,提醒孩子下次见到陌生人可以怎么做,并且在语言中带入正面的印象和情绪,像是“猫咪很高兴和人握手,小象很开心说你好!”之类的对话。甚至在陌生的环境可以随身带上宝宝的玩具,让宝宝用小布偶来打招呼,也是一种很好的方法。

    除此之外,在和陌生人见面的时候,父母要切记交往的方式要得当。哪怕对于父母来说是非常熟悉的朋友和亲戚,但对于婴儿来说,也同样是陌生人,因此父母要做的是不要勉强宝宝和陌生人亲近。这里的亲近包括肢体接触,甚至独处。如果对方想要摸摸,甚至抱抱宝宝,也需要在观察宝宝允许的前提下,切忌允许陌生人突然抱走宝宝,甚至让他们独处,以免加剧了宝宝的戒备和紧张心理,留下难以释怀的不安全感和不开心情绪,不仅毫无益处,甚至会加剧宝宝的分离焦虑,得不偿失。

    最后要补充的一点是,分离焦虑虽然是每个婴幼儿必然会经历的阶段,但若没有过渡好,或者父母的举措不合理,比如严责批评,质疑孩子,和别人家的孩子比较等,都会在很大程度加剧了这种分离焦虑,哪怕有些孩子因为家长的责备也许会做出改变,看起来好像没有分离焦虑了,但其实一样存在隐患,这就有可能演变为在儿童和青少年期的分离焦虑症,所以研究所君不得不提醒一句,家长们若发现了孩子分离焦虑的苗头,要保持平常心,每个小孩的个性都不一样,无需比较,也无需责备,接受孩子,陪他们一起踏出安全感的一步,哪怕暂时也许达不到,但给点时间给孩子,慢慢来。
关键字:

内容导航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