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 备孕 怀孕 新生儿 0-1岁 1-3岁 3-6岁

当前位置:起跑线 » 新闻 » 热点事件 » 专家浅谈校园欺凌 称留守儿童心理应格外重视

专家浅谈校园欺凌 称留守儿童心理应格外重视

时间:2017-01-23 10:57 作者:小波 点击:
导读:“欺负别人的孩子,自己就能从中得到快乐吗?”中国科学院心理所副研究员张兴利给出的一组青少年心理“抑郁”程度参数显示,“欺负方”与“被欺负方”分别是316与414,双方的“自我效能感”为262和105。这意味着,欺负人的孩子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忧郁、焦虑。

专家浅谈校园欺凌 称留守儿童心理应格外重视

▲图片来源于网络

  “欺负别人的孩子,自己就能从中得到快乐吗?”中国科学院心理所副研究员张兴利给出的一组青少年心理“抑郁”程度参数显示,“欺负方”与“被欺负方”分别是316与414,双方的“自我效能感”为262和105。这意味着,欺负人的孩子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忧郁、焦虑。

  近日,在由北京丰盛公益基金会和21世纪教育研究院主办的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讨会暨心悦教育研究中心挂牌仪式上,张兴利说,在校园欺凌行为备受关注的当下,这种行为背后的青少年心理问题更加值得深思。

  张兴利调研发现,在校园生活中,“起外号、骂人、取笑和讽刺”“社交排斥、交往排斥”“打、踢、推、撞、威胁”“散布谣言、让他人排斥”以及“强迫要钱、拿走或损坏物品”等行为,是最容易导致“欺负”与“被欺负”发生的情形。而这些所反映出的均是青少年各种心理上的需要。

  他说,青少年时期是一个“疾风暴雨期”,是大脑的第二个发育快速期,诸多表现行为的背后,多源于对于引起注意、寻求同伴接纳、追求权力、报复、自暴自弃、表现优越感或者是兴奋刺激的需要。对这些心理上的“需要”,必须加以重视,否则就有可能酿成“问题”。

  世界卫生组织曾发布一个“令人震惊”的预测,即从2010年到2020年,全球儿童心理疾患将增长50%,成为最主要的致病、致死和致残原因。而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生年龄在14岁之前的,占50%。

  在当天的研讨会上,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党委书记乔志宏也提到,根据该院研究发现,全国15%~20%的青少年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这其中,留守儿童的情况更为严重和特殊,这一群体的焦虑感、抑郁感、孤独感、自责感,均处于比非留守儿童更高的水平,其攻击行为、违纪行为、品行问题也更为多发。也因此,对于留守儿童、父母外出工作的儿童的心理健康情况,需要格外重视。(实习生 巩晨 记者 邱晨辉)

▎如何让孩子远离校园暴力的伤害

  最近在网上看到二则初中女生遭同学脱光虐打的新闻,一则是打人女生怀疑被打女生背后说她坏话;一则是遭室友勒索而无钱被毒打……这二则新闻的画面,相信很多人看后心里都沉重得喘不过气来!这样的伤害给孩子的成长和将来的人生带来的会是怎样的痛苦?

  如何让孩子远离校园暴力的伤害,成了很多父母心里深深思考和忧患的问题,既要让孩子不被校园暴力案例吓到,又要让孩子相信生活的美好,这是个多么难的问题。一直都觉得,不能灌输给孩子太多负面的东西,以免让孩子生活在对善良的质疑中。但现在各种伤害的案件让我觉得,还是要让日渐长大的孩子适当的了解一些不管是发生在校园还是社会上的伤害案,让孩子多一些警醒和防范,避免不必要的伤害。

  就这二则新闻,我在上学路上轻描淡写地与女儿谈到初中女生遭受暴力伤害的事,女儿问是什么原因那俩女生受到的欺负?我说一个是被怀疑说对方坏话,一个是遭勒索而不敢告诉家人而被室友毒打。我说这二个原因是要让女儿明白,不要轻易道他人是非,不要传播道听途说的事情,如果无端的遭人怀疑,一定要解释清楚。当然了,有些时候不是你刻意去防范,就能保护好自己的,有时也会有你不犯人,别人也偏要欺负你。不管是哪一种情况,我们都要反复交待孩子,一旦在学校或是社会上遭受到暴力的伤害,一定不能被对方的威胁所吓倒,先冷静下来机智化解,如不能也不要害怕,相信邪不压正。万一被伤害后一定要及时报警,或告诉老师,更要告诉爸爸妈妈,相信他们一定会帮你处理好。

内容导航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