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 备孕 怀孕 新生儿 0-1岁 1-3岁 3-6岁

当前位置:起跑线 » 新闻 » 热点事件 » “幼儿教师”之二十:《不能只进行“一半的教育”》

“幼儿教师”之二十:《不能只进行“一半的教育”》

时间:2015-07-17 14:00 作者:起跑线 点击:
导读:“幼儿教师”之二十:《不能只进行“一半的教育”》。
  《不能只进行一半的教育》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赵忠心

  一、“一半的教育”难以承担“奠基”的重任


  近年来,儿童早期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这是好现象。但是,却带有很大的片面性,突出的表现是:只进行“一半的教育”。

  何谓“一半”?就是二分之一。“一半”对于一个事物的整体来说就是不全面,不完整。

  所谓“一半的教育”,就是对孩子实施的教育不全面,“单打一”,“攻其一点,不及其余”,“顾此失彼”,教育内容片面,只偏于一个方面。

  教育的任务和目的是促进受教育者身心协调发展。那么,教育的内容就应当是根据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需要,实施全面的教育,不可偏废。只进行“一半的教育”,舍弃相关联的、不可分割的“另一半”,置“另一半”于不顾,会导致孩子身心发展畸形。而畸形发展是不正常的,势必缺乏发展的后劲,不可能使孩子的身心得到充分的可持续的发展。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儿童的早期教育是整个教育过程的起始,是儿童一生身心发展的奠基工程。所谓“奠基”,就是基础、根基。而基础、根基是要承重的,要承载负荷的,事关重大。

  孩子在小时侯,他们“心之未有所主”,有很强的可塑性;他们对外界的刺激具有很强的感受能力,对教育和训练的接受能力也相当强。无论是进行什么样的教育和训练,无论是全面的还是片面的,都会给他们的身心发展以巨大的影响,留下非常深刻的烙印。而早期教育造成的影响和留下的烙印,是很难改变的。正如孔子所说:“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

  早期教育的方向是正确的,会有益于孩子终生的发展。在早期教育的方向上出现小的偏差,就会使孩子以后的发展出现巨大的偏向。正所谓“失之毫厘,差以千里”。

  英国教育家洛克曾经说过:“我们幼小时所得的印象,哪怕是极微小,小到几乎觉察不出,都有极重大极长久的影响。正如江河的源泉一样,水性很柔,一点点人力便可以把它导入歧途,使河流的方向根本改变,从根源上这么引导一下,河流就有不同的趋向,最后流到十分遥远的地方去了。”

  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应当慎之又慎,千万不能盲目,不能搞片面性。一定要“全面抓”,“抓全面”,不能有任何的偏颇。

  二、“一半的教育”的具体表现和危害

  第一,只抓智育,忽视德育。


  一提到早期教育,有的家长和教师首先想到的是智力开发,把早期教育单纯理解为“智育”,眼睛只盯着智力开发和文化知识的学习;而且是目不转睛,聚精会神,别无旁骛。

  对孩子的智力开发和文化知识学习要求很高,很具体,也舍得投入时间、精力,抓得紧,毫不放松。

  家长给孩子选择幼儿园,把幼儿园的智力开发、知识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作为选择的首要条件。幼儿园为了有充足的生源,也迎合家长的这种需求,花大气力狠抓智力开发和文化知识的学习。

  家长跟老师取得联系,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只是关心孩子的学习情况、在班里的名次等。而对孩子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漠不关心,从来是不闻不问,好像孩子在这方面的表现“事不关己,高高挂起”,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

  幼儿时期,不仅是孩子开发智力和学习文化知识的极好时机,也是进行道德启蒙和教育的最佳期。只抓智育这“一半”,错过了道德教育的最佳时机,孩子很容易养成不良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而一旦养成不良的道德品德和行为习惯,将来要纠正会费很大的气力,弄不好会毁掉孩子的终生。

  孩子的知识学不好是“废品”,而道德上出了问题会是“危险品”。不仅危害自己,也会危害社会。

  品德和智力是儿童整体素质的两个最基本的组成部分,二者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促进。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好,会促使孩子智力的发展;而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不好,会影响孩子智力的发展。

  在中小学,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好的学生,一般文化学习成绩都很好;而学生文化学习的退步,往往都是由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滑坡引起的。

  德育和智育同等重要,应当同样重视,两手同时抓。

  第二,只抓知识学习,忽视能力培养。

  有的家长和教师,误认为早期教育就是抓孩子的智力开发和文化知识的学习,为进入小学打好基础。而对于孩子的能力,诸如动手能力、劳动能力、生活自理能力、社会交往能力、适应环境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却很不重视,事事都是由家长包办代替。让孩子从小就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寄生生活。

  重视孩子的智力开发和文化知识的学习,促使孩子的智力发展,丰富孩子的文化知识,这是早期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但不是唯一的任务。

  发展孩子的智力,学习文化知识,其目的不单单是使孩子有个聪明的头脑,掌握丰富的文化知识,最终是要将智力和知识转化为能力。所谓“能力”,就是能够用智力和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如果这个转化不能实现,培养出的人只能是“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脱离实际的“书呆子”。这种人在实际生活的价值并不大。不仅将来难以适应未来的社会生活,更谈不上在事业上有所作为。

  实际上,能力的培养和智力发展、文化知识的学习并不冲突。能力是要在实践中培养的,而实践反过来会促使孩子开动脑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促进智力的发展和文化学习。现实生活中,能力强的孩子一般都比较自信、能吃苦、头脑灵活、会动脑筋思考问题。

  家长和教师要创造机会,支持、引导孩子在生活实践中把智力和知识转化为能力。

  第三,只抓书本知识学习,忽视生活知识的学习。

  有的家长和教师认为知识全在书本上,或者认为只有书本知识才是知识,读书是唯一的学习途径。因此,只是关注早识字,早读书。“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不支持、引导孩子走出家门,到社会上和大自然中学习活生生的社会生活知识和自然常识。

  书本知识是人类实践经验的概括总结,是间接经验,属于理性知识,固然很重要。但书本上没有的生活实际知识和自然常识,也是不可缺少的。特别是学龄前儿童,思维的显著特点是形象思维,学习的主要任务和内容应该是学习生活实际知识和自然常识,为进入小学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我们知道,生活实际知识和自然常识属于感性知识,对儿童来说是直接经验。学习感性知识是为学习、掌握理性知识打基础的,掌握直接经验是为掌握间接经验打基础的。感性知识越丰富,就越有利于理解、掌握理性知识;直接经验越丰富,就越有利于理解、掌握间接经验。这是唯物的认识论。

  学龄前儿童兴趣广泛,富有探索精神,是大量掌握具体形象的生活常识和自然常识的极好时机。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应该充分利用社会生活和大自然,掌握丰富的感性知识、直接经验。

  实践证明,对社会生活知识和自然常识孤陋寡闻、知之甚少的孩子,进入小学后,很难理解、掌握书本上的理性知识。

  中国的古人向来都提倡:“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既要督促孩子读有文字的书本,也要引导他们“读”社会和自然这“无字的书本”,向实际生活学习,以开阔眼界,增长见识,丰富感性知识,为将来学好理性知识奠定基础。这二者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不能偏废。

  第四,只抓智力因素的培养,忽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智力因素一般是指人的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和想象力的总和,其中思维力是核心。

  有的家长和教师平时只是注重培养、训练孩子的聪明头脑;而忽略培养、训练他们广泛的兴趣爱好、做事有始有终的意志和克服困难的毅力等非智力因素,这对孩子智力的可持续发展是很不利的。

  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发展来说,同等重要。二者就好比是一只鸟的两只翅膀。只有一只翅膀,不可能远走高飞。

  又好比是双轮车的两个车轮,两个车轮就会跑得很快很稳。若其中一个车轮出了问题,车子既跑步稳也跑步快。

  智力因素又好比是“资源”,非智力因素就好比是“能源”。丰富的“资源”要靠充足的“能源”来开发。如果没有充足的“能源”,“资源”再丰富也难以开发利用。

  要孩子将来学习好,只是靠“小聪明”是不行的,还要有顽强进取、意志坚强、不怕困难、百折不挠的精神。缺乏良好的非智力因素,智力因素也不充分地发挥。因此,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要同时进行培养。

  第五,只抓特长发展,忽视全面发展。

  有的父母和教师认为:“一招先,吃遍天。”很重视培养孩子的一技之长,不惜重金送孩子参加各种特长培训班或提高班等,以便在升学或就业时获得优待。而认为一般知识的学习无足轻重,忽视德智体全面发展,“单打一”的现象很普遍。

  发展特长可以彰显个性,陶冶情操,完善人格,有助于提高孩子的整体素质。发展孩子的特长,首先要明确目的,不要太功利。

  同时,也要明白,任何一门特长的发展,必须以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和高度的文化素养为基础。这就如同盖高楼大厦,只有地基打得宽且厚,楼房才能盖得更高。地基打不宽厚,高楼大厦就盖不起来,强行盖起来也会到他。

  比如学绘画,只是掌握一些绘画技巧,只能成为“画匠”,而成不了“画家”,必须有掌握广博的文化知识。

  只抓特长发展,不注重其他方面发展,是缺乏远见,目光短浅。单纯发展特长,往往浅尝辄止,不会走得太远。

  第六,只抓生理保健,忽视心理保健。

  学龄前儿童的机体比较稚嫩,对外界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抵抗能力差,很容易受到疾病的侵袭。这一阶段又正是长身体的时期,各部位的机体和机能发展得非常迅速,将奠定以后身体发育的基础。把孩子的生理保健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很有必要。

  但若只是关心孩子的“吃喝穿戴”,不大关心孩子的“喜怒哀乐”。就是说,只重视身体健康,不大重视心理健康,不会把孩子培养成为身心健康的孩子。

  应当看到,学龄前儿童时期也是心理发展的重要时期。孩子的心理尚未成熟,还比较脆弱,难以承受来自外界和自身的不良因素的影响,很容易产生心理上的疾病。比如,由于自我调节能力差,很容易养成任性、执拗、偏激、封闭、孤僻、暴躁等毛病。这不仅对孩子心理发展有消极影响,也会反过来影响身体健康。生理和心理都健康才是真正的健康。

  生理保健和心理保健同等重要,不能偏废,要促使孩子生理和心理的协调发展。

  第七,只重视营养保证,忽视身体的锻练。

  学龄前儿童身体发育迅速,活泼好动,消耗热量大,需要足够的物质营养。家庭和幼儿园应该提供足够而丰富的营养,以能满足孩子身体迅速发育的需要。但有的家长和教师对孩子过度保护,生怕孩子出事故受伤,忽视孩子的身体锻练。

  现在的很多孩子,表面看起来,身体发育是正常的。但体质状况并不使人们乐观,经不起风吹雨打,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很差,气候条件稍稍发生一些变化就会生病。主要的原因是缺乏体育锻炼。

  物质营养是孩子身体发育的物质条件和基础。但缺乏必要的身体锻练,物质营养不能充分地发挥作用,就会产生“过剩”的现象,容易使孩子消化不良或酿成肥胖疾病。

  加强孩子的体育锻练,可以促进新陈代谢,充分发挥物质营养的作用,促使孩子身体各部位机体和机能的发展,增强孩子对外界不利因素影响的抵抗力和免疫力。

  因此,孩子的物质营养保证和身体锻练都要同等重视。

  学龄前阶段是孩子成长的关键期,孩子对外界的刺激具有很强的感受能力,有很强的可塑性。无论是进行什么样的教育和训练,都会对孩子身心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留下非常深刻的烙印。这个时期教育方向是正确的,会有益于孩子终生的发展。

  因此,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应当慎之又慎,不能偏激搞片面性。一定要“全面抓”,“抓全面”。
关键字:

内容导航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