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 备孕 怀孕 新生儿 0-1岁 1-3岁 3-6岁

当前位置:问答首页 > 学前教育 > 育儿教育 >

宝宝多大开始发展自己的社交?

时间:2019-11-09 作者:起跑线小编 点击:2 次

其它答案

  • 孩子早期的社交表现除了与孩子天生的气质有关之外,更多是受到了家人的影响。因此,妈妈们想要锻炼孩子的社交能力,首先需要了解孩子社交能力的发展特点。

    孩子的社交能力特点



    ✦ 1 岁前:最爱家人,无朋友概念
    1 岁前的孩子没有朋友的概念,对家人的陪伴需求非常强烈,只要家人不在身边就大声“嚎叫”哭闹,只要家人出现,小家伙立马“暴雨转晴”!真是“翻脸”比翻书都快。

    ✦ 1-2 岁:“撩一撩”同龄小伙伴
    1岁以后逐渐开始进行“社交活动”,但依然没有朋友的概念。和小伙伴见面的时候就“撩一撩”,不见面的时候也绝对不会想念。这个阶段的孩子依然以家人为重,但大部分孩子已经可以独自玩耍了,只要家人在旁边就可以了。

    ✦ 2-3 岁:开始“拉帮结派”
    这个阶段的孩子开始愿意亲近同龄小伙伴,彼此能够进行简单的交流互动,交换玩具,并且喜欢相互模仿对方的行为动作。看起来他们好像开始“社交”,但其实孩子们还是以自己玩为主。

    难道说,孩子3岁前都是不需要朋友的吗?

    答案是:错!因为三岁前是孩子早期社交能力的萌芽期,在这个时期对孩子进行正确有效的社交能力培养,将会影响着他以后整个成长过程中的社交能力及自信心的建立。那么,作为父母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如何正确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



    1、给孩子充分的安全感
    来自爸爸、妈妈以及祖辈的及时回应、抚摸、亲吻等,能让孩子感受到满满的爱意,并带来安全感。这种安全感会让孩子感觉良好,充满自信,不畏惧探索外部世界,更愿意与人亲近,并建立良好关系。

    2、学会自己解决问题
    教会孩子自己扔纸尿裤、让孩子与收银员进行支付找零的行为活动、鼓励孩子自己去和小伙伴交换玩具等等事件都是让孩子学会自己解决问题,而在这个过程中无形地增加了与周围人的互动,这有利于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

    3、不过分参与孩子之间的“战争”
    大部分孩子都要在3周岁前后才进入分享阶段,3岁前孩子和同龄小伙伴之间最常见的冲突都是因为“抢玩具”而发生的。家长不必干预,更无需为孩子“出面”拿回玩具,只要稍加引导让孩子们轮流玩即可。过分干预只会让孩子在遇到冲突的时候依赖家人来解决,自己不知所措,久而久之形成挫败心理,畏惧社交。

    4、独自游戏与合作性游戏相结合
    3岁前的孩子以独自游戏为主,但会逐渐表现出亲社会行为。家长可以引导孩子与其他小朋友一起进行一些合作性游戏,如躲猫猫、排排坐等。通过这类游戏,让孩子学会与同龄的小伙伴交流、互动。

    5、多给孩子创造社交条件
    如果父母喜欢“宅”,日常也不太爱与人打交道,孩子也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更重要的是要让孩子多接触同龄的小朋友。饭后带宝宝去小区公园玩,结识同龄的小伙伴、周末带孩子到有小孩的朋友家玩等等方式,都能够有效地克服孩子的“社交敏感”,激发孩子的社交兴趣。

    要提醒各位妈妈们的注意的是:不要对孩子过度保护,玩泥沙怕脏,玩小草怕细菌,时间一长孩子就越来越不敢参与游戏了。也有妈妈非常害怕自己的孩子被其他小朋友欺负,凡事给孩子出头,孩子与他小伙伴的友谊小船也就说翻就翻……


    孩子敢于接触外界的力量正是来自于爸爸妈妈,“我的孩子很害羞”、“我的孩子不爱说话”这样的标签无疑是给孩子的社交能力打了一个负分。

    最后要提醒家长们的是,没有哪个孩子是天生的“社交家”,他们从羞涩到开朗的过程很漫长,这需要来自家人的鼓励和支持,有了这股力量,孩子才能勇敢地迈出社交第一步。不要认为孩子还小,培养社交能力好像没那么重要,千万别等到真正担心的那天才发现为时已晚。

    LE93121081 发布于2019-10-18

相关问答

推荐你回答